我从事海外中文教学快两年了,看着孩子从零起步,到会认汉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答题,的确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我发现海外中文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不太会说,换而言之,也就是“哑巴中文”。那么学中文的意义何在。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最关键的是会表达自己的意思、情感,并与人沟通。如何提高海外儿童中文交流能力,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中来。在此,谈谈我的几点建议和感想。
一、提高中文课的“含金量”
在同源中文学校每周末可以学习90分钟中文,学生们能在这里接受系统中文的补习,它既有专业的教师,严谨的教材,又配有大量的课后练习,做到每日一读一练。长期坚持,一定能收到不错的效果。那么对于教师来说,抓紧这90分钟时间让学生“浸泡”在中文里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做法是只要是学生能明白的地方,不需要再用日语多解释,一笔带过就行了。尽量挤时间带学生多读生字,读课文,进行对话训练。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字词放到句子中去教学生如何使用。比如:第四册教材的第五课《小马过河》中出现了一个生字“该”,这个字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很空洞,那么放到句子中去理解就容易多了。例如,“你该不该来学中文?”、“时间到了,该走了。”、“遇到困难我该怎么办呢?”……这样既明白了字义,又知道“该”怎么用。此外,要鼓励学生用中文提问、回答问题和交流。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用中文问,学生用日语答。显然,学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但不会用中文表达。这时,老师要装着听不懂日语,“什么?用中文说一说好吗?”,尽管学生回答得结结巴巴,甚至词不达意,老师一定要大加表扬,这可是孩子迈出的说中文的可贵一步。
二、父母的言传身教
我发现中文班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发音准确,用词合理,理解力强,很会表达自己的感想。同样是在日语环境中学中文,为什么这些孩子就特别出色?在和家长的闲聊中我找到了答案。原来,他们都有一位生活中的好老师,那就是父母,在家里父母常常用中文与他们交流,有的几乎每天讲一个《格林童话故事》,有的讲《十万个为什么》,有的给孩子猜谜语……当父母带着孩子逛商店买东西时,去动物园、植物园观赏时,乘电车、地下铁时,别忘了给孩子多教几句中文。如果家长能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那么,你会发现孩子的中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语言来自生活,空空洞洞地教孩子中文既枯燥乏味,又脱离生活实际。如果父母的母语是中文的话,帮助孩子学中文,就从你做起。
三、多媒体的有效利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几乎家家都有的电视机、录音机、电脑、录像机等,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孩子提高学中文的兴趣,如果有效地利用,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让孩子看中文儿童电视节目、动画、录像带、DVD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必要时家长应作一些解释,尽量让孩子能看懂意思。只有他们觉得好玩了,就会专注地去听里面说了些什么。我班有一个学生,他的词汇量很丰富,常常能说出别的孩子不知道的词语,我觉得好奇,就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从哪里学的?”他告诉我特别喜欢看乐乐中国电视,每周都坚持看,好词好句是从那儿学来的。此外,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中文网,同源中文学校在9月推出自己的中文网站,帮助在海外的孩子学习中文,针对海外儿童发音困难的现状,特别推出“跟我读”系列,让孩子选一篇课文,电脑里有范读,孩子跟着读,不会读的字、词语反复听,学习范读的语速、语气、语调,尤其是长句的处理方式,不读破句。多多请教这位特殊的“家庭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四、充分利用假期回国机会
学中文的最好环境在中国,如果带着孩子探亲千万别错过这个学中文的契机,抬头举目几乎到处是汉字,听到的是汉语,他们流利的日语没有了用武之地,孩子会觉得难受、不方便,那么改口说一些中文吧,和说中文的孩子一起玩吧,看看中文电视节目吧,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会说很多了,别忘了,孩子是语言的天才。
作为全世界1/4人口使用的中文,越来越受到青睐,孩子会讲一口中文也是海外华人家长的心愿。那么,让我们一起努力,多创设一些学中文的环境,做到教师、家长、学生三结合,共同创造孩子美好的明天。(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作者:潘静 日本同源中文学校稻毛海岸分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