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华文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华裔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来到中国最先依赖和信任的就是教他们的华文教师,所以作为一名华文教师,首先要放下自己是老师的中心地位,以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态度来面对,采用朋友似的交往与对话的方式建立与他们的合作关系。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需要一个过程。作为华文教师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理性地构想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可总结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步建立
初步建立时期就是华文教师给予学生的第一个印象。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给予学生的第一个印象好,就淡化了教师的许多强制性的色彩,就会使学生乐于自愿地与老师沟通和交往,就有利于今后的发展。第一印象决定于很多方面,主要的有两点:第一、第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第二、第一堂课的教师亲和度。所以作为教师的第一堂课都应更加精心地策划,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赢得学生信赖的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开始的环节就是一定贯穿好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第一次课思维就活跃起来,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因素,建立良好的言语交际课堂气氛,这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再就是自己的言语、行为、衣着都应得体周到,不可随意,说一些无准备的话。随机的话,应该是朋友式的,绝对不该是专制式的,更不该是批评式的,即使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批评学生永远都是课堂上最不明智的选择。第一堂课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眼神微笑的关注,通过课堂的内容与每个学生对话交流到。使学生感受到你关注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让他们感受到他们个个都是语言的天才。鼓励永远都是胜于批评的,别吝啬你的表扬。
2、巩固深入
有了良好的开端,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入已经建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有赖于华文教师与学生的广泛接触,彼此深入地了解。在这里既有正式的交往也有非正式交往。作为华文教师,与学生的大部分交往主要都在课堂上,所以应利用好上课的机会,利用好词汇语法项目和课文内容,寻找切合学生实际的情景和话题与学生交际和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学生会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和情境中学习华语,减少对陌生话题的冷漠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们学习上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给与尽可能的帮助,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和挫折。多和他们讨论一些他们所不太了解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文化冲突上的问题。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受到你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感情上产生于你的亲近感。
3、稳定保持
前两个时期赢得一些效果之后,还应考虑到如何保持下去。任何事情一成不变都是单调乏味,令人烦闷的。所以,教师不可以为是一劳永逸了。中断会走向反面。应恰如其分的评价每一个学生每一个阶段的进步和不足。教师也应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灵活的运动课堂教学技巧,增加课堂的新鲜度,增加一个教师持久的课堂魅力。
如何图妥善处理学生的错误和问题,是保持良性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过于生硬或严厉,有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如果一味放任,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我们谨以处理学生迟到这个问题为例,来说明教师能否艺术地处理问题带来的不同效果。
新学期开始,A老师第一次走进课堂,第一次与学生见面,见有学生迟到,就发了脾气,很严厉地批评了学生的迟到行为,相信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恨铁不成钢,迟到当然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产生的结果是:也许因学生现有的汉语水平学生还说不出“批评”这两个字,也许学生夸张了老师的行为,学生的反应是:
“老师很厉害,骂了我们。”
“以后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敢问老师了。”
“我们第一次和老师见面,互相还不知道,老师就骂我们。”
“可不可以换老师。”
“可能是老师今天有什么别的事,心情不好。”
学生这个“骂”字与我们理解的“骂”字不一样,是“批评”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又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要求,而且是很严格的教学要求,此时此景,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造成了学生极大的抵触情绪和紧张情绪。
我们不去评判学生和老师谁对谁错,但产生的结果就是,今后的师生关系会紧张而敏感,这位老师有再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不愉快地被动地跟从着老师的步骤,没有积极性和热情,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大为受损。有不懂的地方不敢也不想问,接下来就有学生开始寻找借口逃避这门课,不难想象今后的难堪后果。
这是一件看似很小的事,但这件事却说明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可小视,作为华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随意说出一些伤害到学生自尊心的话,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特别是作为华文教师,面对的是有着多重复杂心理的华裔学生,他们不同于本国的学生,不同于外国留学生,更不同于自己的孩子,教师对学生并不应是那种“打是疼,骂是爱”的做法,作为华文教师,不能以这样的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来面对学生,这是一种和学生没有距离没有“度”的处理方式,作为华文教师,应该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意识,应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在一种轻松友好的人际关系中,使他们有足够的热情来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彼此的目标。
同样面对的是学生的迟到,我们以为换一种方法会更好。迟到毕竟是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一种违纪行为,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作为华文教师也同样担负着育人的作用,这里提供另一个实例。
铃声响后,学生们陆续来到教室。B老师请迟到的学生描述早晨起不来的样子和心情,学生们很活跃地你一言我一语地讲着早上起床的情景,老师板书着学生表达不清的词:“睁不开眼睛”、“眼皮很重”、“身体蜷缩着”、“伸懒腰”等等,由此导入课上语法词“一时”:“一时起不来。”“起不来床是一时的,起来就好了。”“为了学汉语,请不要原谅你的一时起不来。”这样的方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老师含蓄的批评,是学生实用的汉语学习,也是创造幽默轻松的课堂气氛,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们会明白教师的用意,心里会增加一份对于迟到的认识,这样的处理办法是决不会伤害到师生的关系的,也会明确学生和老师的职责。从中可以感受到以下几点好处:
1、有助于提高课堂华语教学的效果。
2、有助于提高华文教师在华裔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3、有助于维护华裔学生人格上的独立和自尊,使其身心愉快的学习。
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在华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华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华文教师,在教学和工作中,不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应该从华文教育和华裔学生的特点出发,努力在教学工作中建立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北京华文学院/张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