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中新社发 程千俊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兵马俑,其一号坑发掘沉寂20多年后将再一次展开发掘。据悉,秦兵马俑博物馆考古研究人员经过详细勘探后,决定于6月13日对一号坑进行发掘,届时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将联手直播发掘过程。
这次考古发掘是对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1978年到1984年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俑考古队对一号坑进行了发掘,出土陶俑1087件。1985年,考古队对一号坑展开第二次发掘,由于当时技术设备不完善,为更好地保护文物,发掘只进行了一年就停止了。这次考古是秦俑博物馆第一次独立对一号坑发掘,预计发掘的工作区域位于一号坑中间偏北位置,发掘面积200平方米。
据悉,秦俑博物馆选择在今年第三次启动发掘工作的背景是,秦俑博物馆近期取得了国家文物局的考古发掘资质,从能力上来说,具备了对出土文物的保护能力。相比几十年前的前两次发掘,本次发掘将有可能揭开许多未解之谜,比如,一号坑中到底有没有将军俑?除了士兵外,还有没有文官?采取新技术后,原本彩色的兵马俑会不会重现天日?这些都让人对一号坑的发掘充满期待。
目前发掘显示,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估计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真马大小的陶俑。这个坑的俑阵排列象征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矩形混编部队。有专家称,一号俑坑的作战单位和各兵种的位置几乎完全对称,纵向排列有序,展示出一个锋、翼、卫体齐备,组织严密,排列井然的长方形军阵,即古代兵书所谓“前后整齐,四方如绳”的方阵。(呼延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