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文化热点 【字体 】【打印
被“媚雅”剥夺的文化娱乐
2009年02月11日 13:22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春节终究是渐行渐远了,人们内心还残留的些许春节记忆,大抵也多与那些文化娱乐有关。之所以要说这些文化娱乐记忆是残留的,还是因为在太多的人心中,是一片空白。

  少不了再提今年春晚,少不了要拿小沈阳说事。春晚过后,小沈阳红得发紫。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总体看,褒扬的少,批评的多。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一个字———“俗”。小沈阳诸如浓妆艳抹,戴发夹、着短裙、娘娘腔、纯模仿、瞎忽悠之类的事,被一些文艺批评者抽丝剥茧,说得体无完肤。总之,小沈阳的俗,导致“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的缺失,为此,一些批评者忙不迭地为小沈阳“降温”,劝告公众别把小沈阳捧得太高”。

  我不敢对小沈阳的表演进行过多艺术评判,不过,与许多人一样,除了小沈阳,春晚还真的没有多少让我记得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大年三十那样的时间节点,能逗得亿万老百姓乐开怀,要我说,这东北爷们就是好样的。如果只知道过度“媚雅”,或许就会剥夺了我们周围更多人的无拘无束的自由娱乐的权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媚雅”这个词,王小波这样解释过,“是指大众受到某些人的蛊惑或者误导,一味追求艺术的格调,也不问问自己是不是消受得了”。社会是分层的,文化是多元的,公众太需要自由享受文化娱乐的权利了。然而,现在这对公众却成了奢侈的事。就拿春晚来说,哪一年的除夕夜,这一场庙堂晚会都几乎垄断着全国公众的娱乐视线。在这样的语境下,另类的小沈阳被披上“媚俗”的外衣,横加讨伐。尽管批评是自由的,不过,我还是要说,如果那仅有的一台春晚,内容全是歌唱主旋律与高雅音乐剧,保证会让数以亿计的中国观众或是打嗑睡,或是倒胃口。

  我不否认,文化娱乐要讲求品位,文化产品要追求艺术性。但是,过度地进行文化“媚雅”,在文化资源与市场仍然处于特定垄断的今天,肯定不是好事情。现在大城市的各种音乐会扎堆儿,我所在的城市,今年就有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乐团的音乐会,我有幸获得了多场赠票。虽然身边也有朋友把这些音乐视为上品佳肴,我还是能清晰地感受到附于其上的商业气味。说真话,对一些所谓的高雅音乐会,我还真的感觉自己没有完全消受的胃口,保不准,还不如换上小沈阳的二人转呢。

  这也越发让我明白,“媚雅”和“媚俗”,其实也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且,像王小波说的,“媚雅这件事对俗人来说,有更大的害处。”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底又有多少人能够笃定自信地说,自己就不是俗人呢?(单士兵)

编辑:董方】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