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文化热点 【字体 】【打印
美国侨报:中国新文化大师何在?
2009年07月15日 09:12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中国侨网消息:美国《侨报》14日刊发社论称,中国文化界存在伪大师泛滥、真大师匮乏的状况,如果不能提供孕育真正大师的土壤,中国文化将陷入堪忧。今日中国之学界,论文作假、抄袭成风,约半数科技工作者坦言身边的学术不端现象很普遍,更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宽容”以待。这样一个连学术底线都难以保证的学术环境,如何能再培育出像任继愈、季羡林等学术和人格比翼齐飞的真正大师?

  文章摘录如下:

  因为两位年逾九旬的学术泰斗任继愈、季羡林同日驾鹤西去,当下中国文化界眼下陷入了连绵哀痛。

  任、季两位文化老人,一位洞悉宗教哲学,一位精研梵文,都不算当世显学。耐人寻味的是,尽管没有多少中国老百姓真正了解其学问,但这几日,互联网、手机、电话……现代资讯却快速传递着国人深深的震惊和哀痛。

  其实,从“最后的大师也去了”等缅怀文字及对学术风气、文化命运等问题的热烈讨论就不难发现,众人不只感伤二老的远行,更焦虑老一辈学人纷纷凋零,慨叹滋养新一代大师的学术土壤日趋贫瘠。

  表面上看,目前中国并不缺乏“大师”,甚至近几年可谓“辈出”。但细究之下,他们却基本上都是次品。如近年走红的导演、作家、书画家一概作“大师”状,“大师”叫得多了,就快成为一种恭维话了——像如今这大街上“美女”、“帅哥”满天飞一样。伪大师泛滥,既让“大师”这一称谓掉价,又伤害了整个中国文化的清誉。放眼中国文化界,“大师”闹剧年年有,已成烦心景观,让中国的戏剧、教育、曲艺、美术、文学、书法等人文学科之创新能力,一概遭遇质疑。

  大师者,当具大成就而受人景仰,其分量在于学养、在于操守。而真正的学养绝非朝夕之功,故而才有“古来圣贤皆寂寞”。众所周知,任继愈生前被毛泽东褒扬为“凤毛麟角”,季羡林获中国总理温家宝“三顾茅庐”,但他们并未因这种国家领导人的恩遇而恃宠而骄,依然淡定地守着自己的书斋,对待虚名诚惶诚恐。任老从做选题、写提纲到审读点校,总是亲力亲为,一辈子不做“挂名主编”,只求躬行实事;季老则坚辞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大师”、“泰斗”、“国宝”三顶桂冠。在生命的尽头,他们仍作着学术思考,如季老最近提出了“大国学”概念;而任老仍在主持编纂《中华大典》等。

  可如今的岁月,在耀眼的名利、权欲诱惑之下,有多少人能像这两位老人忍受寂寞、愿坐十年冷板凳呢?众多文人内心不再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欢喜热闹、随波逐流。于是乎,官、商、文、媒联手运作,追求文人的口才、出镜率、观众的眼球票数,制造了一条催生“学术超级明星”的终南捷径,也形成了一条假借“大师”之名的利益链。

  学术成就已受公认的任、季等人坚拒飞来的一堆名誉,不以大师自居,但民间依然愿意给他们戴高帽,尊为大师,正是因为民众对“巨大桂冠”的“大师”们充满怀疑和鄙视,渴望特立独行的真大师为时代高举起精神的旗帜。

  需警惕的是,伪大师横行,只能挤压真大师的生存空间,让坚守学术良知的真正大师成为日益稀缺的大熊猫。而一个缺乏真正大师的民族,难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没有大师的国家,可谓没有灵魂的国家。如果不能提供孕育真正大师的土壤,中国文化堪忧。

  大师者,既源于自身禀赋,亦有赖于其生长土壤。任、季这一辈学人之成功,除了各自的优异学术禀赋之外,更离不开滋养了他们坚实学术根基、健全学术人格的时代学术生态。而今日中国之学界,论文作假、抄袭成风,约半数科技工作者坦言身边的学术不端现象很普遍,更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宽容”以待。这样一个连学术底线都难以保证的学术环境,如何能再培育出像任、季等人学术和人格比翼齐飞的真正大师?

  当前的中国处于一个喧嚣浮华的时代,要想沉静下来,薪火相传,约束急功近利的教育、涤荡浮躁的学术研究、唤醒独立的思想人格……可谓当务之急。

编辑:董方】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