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乌克兰东部边陲城市卢甘斯克的街道上,民风淳朴的当地人总是面带微笑地向记者点头致意,甚至很多人用中文向记者问候“你好”。如果不是亲身感受,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象出,在距离乌克兰首都基辅约700公里之遥的地方,中国文化正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我敢说,卢甘斯克目前是乌克兰汉语普及程度最高的城市。这里的居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这都得益于孔子学院的作用,”拥有2.5万多名师生的乌克兰最好的大学之一的卢甘斯克国立大学校长维塔利·基里洛日前在卢甘斯克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身兼乌克兰最高议会乌中议员友好小组副主席职务的基里洛表示,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乌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希望学习汉语的乌克兰人越来越多,卢甘斯克国立大学借此加强与中方的合作,推出各种形式的汉语教学,受到本校学生和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基里洛说,自2007年5月卢甘斯克国立大学与中国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开办乌克兰的首家孔子学院以来,汉语在该校10个外语专业中迅速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热门专业。“孔子学院是一个桥梁和纽带,为渴望学习汉语的乌克兰人开辟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相信,卢甘斯克将成为中国文化在乌克兰传播的中心”。
卢甘斯克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李姬花说,除了向在校大学生们教授汉语外,孔子学院还应有关方面的请求在当地的两所中小学校开设了孔子课堂,前来报名学习汉语的乌克兰人中不但有幼童,还有年近花甲的老人,规模办得越来越大。
李姬花说,孔子学院充分发挥中国教师和留学生的特长,开办了太极拳、中国书画和民间舞蹈班,还经常举办有关中国文化的展览、专题讲座和知识竞赛,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居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兴趣。她说:“孔子学院之所以能在当地取得成功,是与中国国家汉办和有关校方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乌克兰的电视台和报纸经常来采访我们,我们不久前还在卢甘斯克州电视台演播室进行了中国茶道表演,这里的夏令营组织还邀请我们学院的老师和中国留学生一起参加夏令营活动,”孔子学院的教师娜杰日达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自豪地说。
记者在卢甘斯克还碰到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当地妇女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中国绿茶,用水煮开后再加入蜂蜜味道特别好。记者对她说,中国人喝绿茶都是不加蜂蜜或糖的,这样更有助于身体健康,她听后连声道谢。(宋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