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报道,中文中也刮起了“口语”、“写作”风。因为与背语法和单词相比,和外国人见面后能与之交流共事的能力更加受重视。
在韩国某企业的人事、教育负责人称:“与考试分数相比,我们更需要能表现自己、处理业务的人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7月12日进行的商务汉语考试(BCT)中不仅有学生、还有很多职场人士参与。记者采访了当天参加考试的韩国三星电子职员金相振,并听他讲述了就业前线和职场新人的故事。
“现在几乎没有人不会英语吧。擅长别人都不会的汉语,这就是我的优势。”
29岁的金相振于2006年12月通过韩国三星集团的公开招聘进入公司。他说成功进入门槛很高的大公司的秘诀之一就是汉语。
进入公司后,他被分配到负责计算机事业的海外营业集团。随着他擅长汉语的事实传开,必须和中国进行实务对话时必然会叫到他。“进入公司前和进入公司之后,汉语都是我的生存武器。”
7月12日,他为了检测自己的汉语实力而参加了第二次商务汉语考试(BCT)。
“这是一个能检测制定合同、进行商务协商等在现场中的汉语实力的考试。我在听力和语法方面都还不错,但在口语和写作方面好像没有取得高分。”
他在最近也常去听公司内开设的汉语早班讲座。“如果把BCT学好了,那么学习企业现场语言的同时还能学到金融、服务领域的常识和中国式的文件写作方法等。”
他之所以开始关注汉语,都是因为他在军队服役时遇到晚辈士兵的劝导。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的晚辈士兵给他讲述了很多中国的故事,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后来他自己看书自学了语法和单词。
“虽然有很多人认为汉字太难了汉语不好学,但真正学起来也不是特别难。对于同属汉字文化圈的韩国人来说,汉语反而比英文要简单。”
然而,仅从书上学到的汉语与实战汉语并不相同。即使明白了语法和单词也不意味着能和中国人交流。2004年1月,退伍之后复学的他在第二年的暑假曾去中国进行了2个月的短期研修。
他相信,今后汉语专家的活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并越来越重要。以韩国三星电子为例,中国事业部门也不断扩大。他的梦想是成为海外经营市场营销的专家。他打算继续巩固汉语实力,以后再参加几次BCT考试。“从好奇心开始的汉语现在已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资产。”(朴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