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字热”突显东西文化印记
2009年08月28日 15:35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汉字改革运动潮起潮落,中国最终为汉语拼音和简化字推广作了铺垫,日本则为其出台简化字和限制汉字范围起到了推动作用。
1946年,美国占领军主导日本时,汉字进一步受到了限制,规定除了1850字的“常用汉字”外,其它只能用假名表记或同音同义字代替。随着大量美军撤离日本,汉字使用限制开始慢慢放松,至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终止了汉字拉丁化改革。
1981年,日本内阁公布非强制性的“常用汉字”,进一步对汉字简化和限制汉字政策做出调整。1993年事实上对汉字使用全面解禁。日本政府提倡使用“常用汉字”,也容许使用其它繁体字。随着时代之发展,汉字使用越来越多,乃至出现了近期的“汉字热”,既突显了东西方文明在近代日本交集的印记,也显示汉字在日本有着坚韧的延续性。
日本知识界有一批人长年不放弃废除汉字的主张和努力,形成了旨在取代汉字的日语假名化、拉丁化转而英语化、法语化等五花八门的文字改革风潮,但最后仍只能在限制汉字论上找到落脚之处。(摘自:日本新华侨报网,作者:毛峰)
【编辑: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