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11月24日电 潘丽丽说,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过程中,学校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将VR的体感技术应用于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更亲身地体验学习;招生时,也将VR和AR技术作为主要宣传点,强调信息技术和跨学科思维技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2017-2018学年开始,学校加强科学教育工作,引入科学技术类课程,将信息化设备融入华文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学教育展,并且通过海报等宣传材料展示科学技术类课程的引入,强调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关注和努力。之后,引入跨学科编程课程,开始时从国内引入编程课程,后来结合本地语言(西班牙语、英语)和当地学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内容,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编程课程。学校也融入科学小实验课程,通过分解有趣、有趣的主题,将学校的本地课程与语言内容相结合,创设科学小实验。老师根据西班牙当地的课程需求,还将物理学等主题进行小分解,引入语言内容,实践中学习第二语言。
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实现华文教育的手段,也成为教育的目的之一。疫情后,学生主要通过提供的信息化平台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老师需要更多地整合和创造教学资源,利用数字化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科教学的一部分。机遇伴随着挑战,科技对华文学校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科技型企业是否能在文化层面赋能华文教育,让人认真思考。未来教育将越来越个性化,科技将成为实现差异化教学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