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学会与几十名海外世界级高端人才正在进行紧密的联系,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总部位于北京的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陈泉对记者表示。
欧美同学会是由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组成的一个民间团体,至今已有96年历史,在社会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陈泉对《北京周报》说,欧美同学会此次选择“主动出击”,主要是为了把国家最近对于海外高端人才的需求及时传达出去,让对方感受到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金融危机的出现,为中国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创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因为正当世界普遍遭遇经济寒流时,有着巨大国内市场需求的中国,仍然可以焕发出较大的能量。事实上,在中国政府有效政策的促使下,海外人才向中国回流的趋势已呈现加速度的趋势。
2008年12月,中国政府出台《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和更宽的胸襟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2009年1月,作为落实《意见》的一个实质内容,中国政府推出“千人计划”。根据这个计划的要求,中国将用5到10年的时间,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而事实上,很多海外高端人才也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自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以来,中国对于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加。“欧美同学会只是想在两者之间搭起一个服务和沟通的桥梁。” 陈泉表示。
对海外人才展开争夺
除了中央政府以外,很多地方政府和重点科研机构也纷纷出台措施延揽海外高端人才。
2009年3月,位于南方沿海地区的广东省组团赴美国招聘高层次人才,根据当地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项目的需要,主要是展开对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专业人才的争夺。
作为广东省省会的广州市拿出2亿元设立了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项扶持资金。根据政策规定,当地政府可以为海外高端人才提供高达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与此同时,政府还提供相应的工作场所,3年内免除租金。
在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一线城市中,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地位的上海市,是走在比较前面的。
2008年12月5日,上海赴英美招聘金融人才工作团前往伦敦、芝加哥、纽约三地招揽人才,共推出了170多个金融专业职位和其他1000多个高端岗位,结果迎来了2000多名应聘者,初步达成意向840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海外华人。
“前来应聘的金融人才素质和级别都很高。”参与此次招聘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总监安萍说,“许多一年前根本难以企及的金融高管,如今也进入了应聘者的行列。”
2009年1月6日晚,北京市政府招商考察团在美国硅谷举行盛大招待会,对北京市的投资环境和科技发展规划作了详细的介绍,以此鼓励留学人员回京创业发展。
2008年12月,为了给海外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北京市正式成立了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计划2009年从海外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中,引进1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外国专家。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2009年全面启动了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计划在未来5年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支持领军人才600名。
“这个计划的详细实施方案,正处于征求意见之中,估计很快就会出台。”中国科学院负责人才引进工作的李和风对记者表示。
令人关注的是,很多二线城市乃至经济发达的次中心城市,也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遇。例如,东部江苏省无锡市,提出用5年时间引进30名海外领军创业人才。据统计,2008年,该市引进的正式落户的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高达203个。
“绝大多数海归人才看重的是发展空间,下一个三十年内需市场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中西部城市是相对未开发的市场,充满了前景和希望,2009年海归涌向二线城市将是大势所趋。”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周怀北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