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海归热潮 【字体 】【打印
海归攻克技术难题:隧道串起四川灾区“生命线”
2009年03月31日 16:4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表评论
何川在日本留学

    何川:日本早稻田大学工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关键学术带头人,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铁道部、交通部等国家、省部级计划以及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项目40余项,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二郎山隧道和鹧鸪山隧道串起的道路成为了震后黄金时期进入重灾区的“生命线”,这两条隧道都是采用“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技术成果。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何川因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何川学成归来时,我国城市地铁、高速铁路公路、越江通道建设正处在提速期,何川带回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并由此驶上了事业发展的快车道……

  想留学

  心中充满诗情画意

  出国留学前,何川已是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地下工程系隧道与地下工程教研室副主任。通过国内的层层选拔,以及日本文部省面试,他获得了日本早稻田大学公费留学攻读工学博士的名额,当时,铁道部只有这一个名额。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最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曾培养出了诸多名人,如福田康夫、前首相竹下登、海部俊树、村上春树等;这里也是许多中国现代人物,如李大钊、彭湃、廖承志等早年留学的地方。想到即将开始的留学生活,何川心里充满了诗情画意,“远离枯燥的实验室,伴着美丽的樱花,在电脑前打打字,听导师传授知识……那将是多么惬意的事!”1994年底,带着对留学生活的向往,何川踏上了异国的土地。

  回国后

  攻克难关大显身手

  去留学才知道什么叫“苦”

  现实的生活让何川体会到了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在日本,何川每天早上7点起床,坐一小时的地铁,到东京的早稻田大学研究室开始工作学习。每天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凌晨一两点钟了。“这时我才知道什么叫‘苦’!”

  “在日本留学时,最大的痛苦就是睡眠太少。最繁忙的时候,连家都不回,直接在研究室里打地铺,睡几个小时后又继续工作学习。当然吃饭的时间也省了,经常吃点方便食品应付了事”。

  不久,何川的夫人和孩子也来到日本“陪读”。每天何川回家时,孩子已经睡了;离开家的时候,孩子还没有起床。“爸爸攻读博士几乎睡不成觉,好惨哦!我长大了一定不读博士!”儿子经过长期观察得出了这个结论,且10年誓言不读博。何川哭笑不得。“是啊,那真是一段炼狱般的生活,难怪儿子感叹‘当什么也别当博士’。”

  出国前,有老师曾对何川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出国留学只有与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成就”。

  2000年初,我国城市地铁、高速铁路公路、越江通道建设正处于提速期,何川正好带回了世界一流的技术。他在盾构隧道研究领域的成果应用覆盖了北京、南京、广州、武汉、深圳、成都、西安等我国主要城市地铁的盾构隧道中;解决了武汉长江隧道、南京长江隧道、狮子洋隧道、重庆长江隧道、杭州湾隧道等一批世界级水下盾构隧道的关键问题。

  汶川大地震后,由二郎山隧道和鹧鸪山隧道串起的道路成为了震后黄金时期进入重灾区的惟一“生命线”。这两座隧道都是采用“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技术成果。何川因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川内高校近年来获得的最高科技奖,也是此次科技大会全国桥隧类项目获得的最高奖。

  热点对话

  记者:留学生活对您人生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何川:5年多的留学生活异常艰苦,但是我干了很多事、学了很多东西,为现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每年有5次国际性的会议在此召开,与国际同行的切磋打开了我的思维,提升了学问和能力。

  记者:留学必然要面临两国文化的差异,您是怎样适应这种差异的?

  何川:刚到日本时,看到人们见面时互相鞠躬,很长一段时间我很不适应,生活久了也就融入新的环境。每年元月3日是日本传统的“拜师节”,无论你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成就,也会在这一天去探望、感谢恩师。在日本,大学教授也要“朝九晚五”,即便当天没有课,也要在办公室里“坐班”,这样更容易树立严谨的学风。

  记者:您对近年留学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何川: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的,那是正处于第三次留学浪潮中。现在,留学越来越平民化,很多家庭有钱就把孩子送去出国留学,我为他们高兴,因为留学可以开拓视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想出国的人一定要在这个全球化趋势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点,选好出国所学专业,并把自己所学专业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才会学有所成,将来有所建树。(余媛媛)

编辑:张冬冬】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