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海归热潮 【字体 】【打印
回国求职恰躲国外失业潮 留学生求出“乡思病”
2009年06月11日 09:26  来源:上海侨报   发表评论

    资料图:4月25日,由国际跨国公司、三资企业、国内知名公司参与的一场招聘会在北京举行,数以千计的男女青年前往应聘。这场招聘会对尚未就业的大学生来说犹如雪中送炭,但供大于求的现实,令应聘者表情复杂。 中新社发 邹宪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眼下,全球经济走势仍不明朗,就业仍惹人关注。而中国求职大军中的留学生求职者也面临着与“前辈”不同的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究竟是留在居住国就业还是回到“一枝独秀”的中国发展,成为他们最要寻思惦量的人生重要课题。

  国内、国外,孰好孰坏?

  对于大部分普通留学生来说,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抉择取舍。

  回国求职,是去是留?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得靠各位留学生自己把握了。

  回国恰躲华尔街失业潮

  受访者:小天 35岁

  留学地:美国

  专业:MBA

  美国常青藤名校MBA毕业,随即进入美林证券工作,虽然从事的并非投行业务,但基本年薪也在15万美元左右,年底还有高额奖金。2008年5月之前,小天在华尔街从事着这样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

  “我记得很清楚,去年3月的一个周末,我陪一个同事在市中心看房子,他想换一套大公寓。”小天告诉记者,当时,华尔街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所以,当他告诉身边的朋友打算回国时,几乎是清一色的反对声,“他们都以为我疯了。”

  然而,在小天的眼里,那时繁荣的华尔街已经可以嗅到危机的味道。“美林有一款拍卖债券,本来客户可以随时提取现金,可当时已经发生了客户提不出钱的状况。”

  与之相反,在国内,外资银行个人业务的开放趋势日益明显,不少猎头千方百计找到他,高薪厚职不说,更重要的是,许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切都很顺利,2008年5月,小天回到上海,成了某外资银行个人业务部的高管。4个月后,华尔街金融危机突然爆发,贝尔斯登破产,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

  “不少同事被辞退了,几个投行朋友手里的公司股票成了一堆废纸,还有当年一起出去的朋友想要回国,国内的机会一下子热门了起来。”

  小天告诉记者,当时选择回国,只是看准了国内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谁知道这个选择正好帮我躲过了失业潮,很幸运。”

  几番面试终遇如意工作

  受访者:小琳 28岁

  留学地:澳大利亚

  专业:市场营销

  “澳洲的Master,含金量不高啊。我们这里哈佛、沃顿的简历有一大堆呢。”一个40多岁的男人不停用中指和食指敲打着桌面上的简历。10分钟后,小琳拿回简历,气愤地走了。

  “一看就是个皮包公司,说是招总经理秘书,其实办公室就在一个居民小区里,加上总经理不超过5个人。”小琳告诉记者,这是她年初从澳大利亚回国之后,经历的第N场无疾而终的面试。

  悉尼大学的硕士,主修市场营销,辅修国际贸易,小琳的文凭绝非《围城》中的“克莱登大学”出品,但回国之后,她的求职之路并不顺畅。

  第一个面试电话来自一个自称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业务主任的职位。

  “面谈了2个小时,对方决定当场和我签约。我突然想起来连薪水都没有问。”小琳说,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税前2400元加提成,不缴4金。这有点离谱,我希望是税后3500元左右,必须缴4金。”

  后来,小琳才知道,在国内求职者的眼里,保险公司约等于骗子公司。

  接着,是个留学中介招澳洲留学顾问,“能缴4金,薪水也达到了我的底线,可工作和专业没关系,我不想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再接下来,就是一些“皮包公司”了。

  小琳说,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从“海归”变成“海待”,但无论如何,“国内市场这么大,有本事的人一定能找到工作。”

  她告诉记者,最近终于拿到了一家外资银行的Offer,“全部加起来,税前大约有9000元,还不错。”

  留德才女患上怀乡病

  受访者:雨文 28岁

  留学地:德国

  专业:建筑设计

  28岁的雨文在美因茨已经生活了6年,不过,中国仍是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吃饭。“在西方,饮食是最麻烦的事情。”雨文对记者说,有一次为请好友吃饭,她特地去土耳其店买了一条没有冰冻的鲜鱼回来清蒸。好友吃的时候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因为在德国太难吃到新鲜的鱼了。这情景也勾起了雨文对中国的思念。

  2003年,雨文离开上海奔赴德国深造,为的是追求一份可以终身就职的行业。雨文学的是建筑设计,德国的留学生涯让她大开眼界。“德国在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上都有很优秀的传统。”她说。但是,德国似乎并不是一个适合她圆梦的地方,即将毕业时,她清醒地认识到,谋职德国建筑业存在着诸多不利。

  雨文说:“德国目前建筑行业不景气,欧洲没有太多新建项目可做。人口、经济模式、生活方式,造成现在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是:数量少,设计经济环保。”

  这让面临就业压力的雨文加重了对中国的怀乡病。在中国出生并成长的她深深了解这个国家的潜力:“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广阔的国土面积使我很难想象,中国会发生像欧洲那样建筑业饱和的问题。建筑设计在中国永远有未来。”

  雨文相信,中国在经历了奢侈豪华、追求“快、高”的第一建设阶段后,在未来的30年将不得不考虑能源损耗、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对于归国后怎样发展,她有自己的规划。“我希望能将欧洲最新的经济环保建筑设计理念带回国,我相信这在未来中国一定是主流。”

  机会多多大有用武之地

  受访者:小芒 27岁

  留学地:新加坡

  专业:环境工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小芒对留学生涯非常满意:“留学生活给我带来了学位、经历、知识、经验、人脉和存款。”当初,为了从事心目中的环境工程工作,她毅然加入了留洋大军。“如果想做这一行,本科学历不够用。而国外大学有奖学金,机器设备条件也比国内要好。”

  如今,尽管在研究所上班,小芒却渐渐发现,自己对工作环境的设想和当初略有出入。她觉得,新加坡在水处理领域开展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因而在研究方向和方法的把握上不够稳定,甚至略显急功近利。当地很多机构在投资时,总希望一两年内就产生赚钱的成果,而一旦投资周期过了,就立刻转向其他更热门的方向,大大浪费了之前获得的研究经验。

  这对于一心做研究的小芒来说,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虽然不愿过多抱怨,但是,她仍然把这视作“个人理想和整体环境的不和谐”。相比之下,小芒对中国的行业前景充满了期待。“中国是世界上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国家有钱了,也开始在环保方面投资了,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这位上海出生的女博士将自己的目标瞄准了长三角地区,“太湖流域是水污染很严重的地区之一。如果我的专业能为我的家乡做一点贡献,那将是荣幸之至。”

  促动小芒考虑回国的因素还有身边的朋友。据她说,身边已经有3个朋友回国,有在大学,也有在研究所。其中一个即便入了新加坡籍,也依然选择辞职来中国创业。他告诉小芒:“中国现在机会多,投资环境好,大有用武之地。”(严姗隽 张耀庆)

编辑:张冬冬】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