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理工学校 (Ecole Polytechnique)是法国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它的校史与近代和现代的巴黎乃至整个法兰西共和国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理工学校创办200年来,为法国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其中不少人在军事、科学和工业界享有世界声誉。例如:它培养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联军统帅福煦,铀的放射性最先发现者贝古勒耳,与美国汽车大王福特相抗衡的工业家和设计师雪铁龙,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德斯坦等。
柯西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在科学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数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写下800多篇论文,几乎涉及数学的各个分支。在几何学等方面,有多面体定理;在算术方面有费尔马(PieneFermat1601-1665)定理的论证,解决了自笛卡尔至高斯所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在数学分析应用于天文学和物理学上,有余数计算理论。
卡诺,堪称热力学的奠基人。他于1924年发表了《论火力动力能和适合于发挥这种能的方法》一文,其中包含了今天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卡尔诺原理”。1978年,他的遗著经人整理发表,世人方知热力学第一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上的表现。 在理工学校的校友中还可列出许许多多的学者名字,他们中间有哲学家孔德、天文学家勒韦耶、物理学家阿拉戈和菲涅耳、数学家彭加莱,还有集工程师、军官、学者于一身的马吕斯,以及瓦克内尔、盖诺·德·米西、普瓦松、弗雷内尔、盖·吕萨克等等。
理工学校每年约招收350名学生,校内学习期限2年,外加1年军事训练。学生在校期间计算军龄,穿军服,享受军队待遇,受军纪约束。理工学校的招生制度十分严格,入选学生均是通过理工学校自行单独组织的入学考试,从预科生中严格筛选出来的优秀者。毕业时可获得巴黎理工学校工程师文凭。他们既可以工程师的身份直接就业,也可进入应用学校或其它学校继续学习,或者在理工学校继续研修高学位。
理工学校是一所被赋予公民人格和财政自治权的公立机构,处于国防部的监督之下。学校的行政由校务委员会和校长共同负责。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由政府高级官员、企业界领袖、应用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组成。校务委员主席由选举产生,校长是法定的副主席。校长和副校长由国防部征求校务委员会和部队首长意见任命。校长兼任学校的军事指挥,副校长专管教学和科研,在校长不能履行职责时代理校长,但不能代理他的军事指挥职务。现任校务委员会主席由法国银行金融集团总长伊萨贝尔(Bernard ésabert)担任,现任校长是保罗(Paul Parraud)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