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把留学新加坡作为转往第三国的跳板,不切合实际

近日,教育部2009年第1号“留学预警”公布了新加坡两所私立学校最近因生源不足及经济不景气影响倒闭,都是“金融危机”惹的祸。据记者观察,自教育部首次发布留学预警以来,在其40次留学预警中有7次是关于新加坡的私立学校,问题多集中在学校倒闭、破产,或者被取消消协保证计划资格等。深圳留学人士提醒,虽然亚洲留学目前正当时,但其市场规范程度还不及欧美老牌留学国家成熟,因此要理性选择,但也要避免“以偏盖全”。
新加坡学校频频“退市”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方面让积极救市的海外高校“涨”声一片,而另一方面也让因招不到生源而经济压力过大的境外学校关闭“退市”。近日,教育部2009年第1号“留学预警”公布了新加坡GoroGlobalSchool和BritanniaSchololofEducation两所私立学校最近因生源不足及经济不景气影响倒闭。这是继去年的第3号“留学预警”披露了新加坡8所私立学校被取消或暂停消协保证计划资格后,又一次对新加坡留学亮起了红灯。
据新加坡消费者协会之前公布的信息,自2008年10月3日至2009年1月30日,另有AsherSuccessEducationCentre等16所私立学校退出新加坡“消协保证标志教育认证计划”。按照规定,一旦放弃“消协保证标志教育认证计划”资格,就不再具备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
“亮红灯”只是局部问题
“新加坡沿用英国教育体制,费用却比其它英联邦国家低很多,留学新加坡的签证成功率很高,签证的审批程序也很简单,诸多留学优势一直热度不减。”深圳国立出国的留学专家陈先生认为,新加坡学校频繁亮红灯只是部分问题,不能以偏盖全,也不会影响留学市场。陈先生提醒深圳家长们,在选择送自己的孩子去新加坡留学的学校时,一定要看两个认证标准:一个是预警中提到的由新加坡消费者协会制定的“消协保证计划资格”,另一个是新加坡标新局的“素质级资格认证”。除了参考上述两个标准外,第三还需要考察学校的规模和本地全日制学生的数量。一般来说,本地学生越多,就说明学校的办学质量越好,在办学上具备基本稳定性,“而对于那些国际学生过多的学校,一定要谨慎选择”。
留学新加坡要避免误区
“实际上,深圳的家长们在为子女选择去新加坡留学上存在着误区。”深圳出国专家郑有文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可以“直升”新加坡的理工学院和政府大学。其实,报考政府理工学院和政府大学的外国学生,必须参加并通过新加坡剑桥地方考试委员会组织的GCEO-LEVEL、GCEA-LEVEL统一考试,或者参加院校的独立入学考试,才有报读机会。否则只能到其他非公立学校寻找入学机会。其次是把新加坡作为到欧美等国家的“留学跳板”,认为报读新加坡与国外联办课程就可以方便地转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留学,把留学新加坡作为转往第三国的跳板,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郑有文还表示,有学生以为“反签”就省心,“用反签证的方式进入新加坡后,签证率高这是事实,在一定时间内,申请转往其它专业学校,移民厅一定不会批准给新的学生准证,如果选择了并不满意又不适合你的学校,学生准证一旦到期就不能滞留新加坡。还有一些学生盲目选择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在规定时间内跟不上要求,已有被劝退回国的先例”。
相关提醒
“海外学校可以帮你管好孩子”是误解
留学业内人士提醒,虽然新加坡的高考难度没有中国高考那么大,但是也是需要具备扎扎实实的基本功,需要花费时间努力学习。有专家分析,有三类国内学生是不适合到新加坡去留学的:一是根本不想读书的孩子。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千万不要认为,送出海外,学校可以帮助你管好。其次是在国内的基础很差,虽然是高中在读或者毕业,但是实际上初中毕业的水准也没有,这种学生是不可能在国外一下子改变。最后是学习需要父母严格监管、缺少自立性的孩子。(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