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留学生新闻 【字体 】【打印
中国公派出国留学事业发展综述:30年方兴未艾
2008年12月31日 09: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对外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界同国际教育界的合作交流日益加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我国留学教育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一、1978年至1991年的留学教育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政府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留学教育也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1978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作出重要指示,出国留学是我国提高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主要是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示,翻开了新时期我国留学教育崭新的一页。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与美国正式签订了中美互派留学生的协议。这一批留美人员的派遣以及中美互派留学生协议的签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后,赴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派中国留学人员也陆续踏上了求学征程,掀起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的出国留学热潮。

  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关于出国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文件明确了派遣留学生的政策是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国家确定了新的留学方针,即“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并相应地将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由以研究生为主转向着重派出进修人员、访问学者;确定建立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与派出单位签订协议书的制度,以尽可能保证公派留学人员如期回国服务。这一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留学教育政策开始走向成熟。

  二、1992年以来的留学教育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留学教育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或者为国服务成为了我国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为了鼓励和吸引留学人员特别是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政府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在全国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政策、规定和措施,并启动了若干资助项目。例如,1996年教育部正式设立“春晖计划”,支持在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以多种方式参加祖国建设。

  自1995年开始,国家对留学选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国家教委在1995年2月举行的全国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工作会议上,提出《改革国家公费出国留学选派管理办法的方案》,实行“公开选拔,平等竞争,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办法,在江苏、吉林两省进行试点。1996年6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政府职能转变和使留学管理工作更趋于国际化的思路的形成。

  总的来说,1992年以来,我国适时调整出国留学政策,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基本原则,建立了新的留学人员选派机制,进一步放宽自费出国留学政策,加大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力度。2003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首次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广大自费留学生的关怀和期望,我国全方位留学教育的发展战略得以进一步拓展。2004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思路确定为:提高层次,扩大规模,保证重点,增强效果。在以往出国留学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这一工作思路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留学教育政策更加趋于完善。

  三、改革开放以来留学教育的历史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留学工作作为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我国留学教育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从1978年到2007年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2万人,出国留学规模由1978年的860人发展到2007年的14.45万人,30年扩大168倍。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89.2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1996年实行新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办法以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按期回归率达97%以上。1990年以来,先后设立了“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基金”、“春晖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项目,并建立了21个“国家留学人员创业示范基地”。2003年教育部设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并在31个国家实施,奖励优秀自费留学生1100多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从1978年到2007年年底,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万人,尤其近几年留学回国人员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在教育、科研领域,77%的高等学校校长、8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62%的博士生导师和71%的国家级教学研究基地(中心)主任有过出国留学经历。一大批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已成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生力军。(黄蔚)


编辑:张冬冬】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