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留学生新闻 【字体 】【打印
留学事业发展30年,我们得到去与来的双重收获
2009年01月04日 10:4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一位老人,在30年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上万地派”,将出国留学的大门再次开启。

  一架飞机,在30年前的那一天冲上蓝天,搭载50位赴美读书的年轻人去实现他们的梦想,揭开了中国留学史上新的一章。

  走过30年,回首留学路,多年从事留学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原副主任、现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馆教育组参赞衔领事邵巍博士感慨万千,按时间顺序他对留学工作进行了梳理。

  10年:留学生走出国门,加快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

  国家发生大变革时,首先需要的是人才。30年前的中国百废待兴,在“文革”中受冲击最大的教育界、科技界,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与国外科技差距悬殊的状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人才培养被提上日程。

  在1978年后的10年间,政府的导向无疑是强势的,以公派生为主流的留学生被派向了当时世界上发达的美、英、日、德、法,还有加拿大、比利时以及北欧的一些国家,每年派出的数量为3000人。于是,让我们在后来的年代里看到了一批批以“精英”为标记的“海归”们。

  虽然1981年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已经放开,托福考试也进入了中国,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手续办理的盲区,真正能够自费出去的人还不是很多。1985年,国家彻底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从此,中国向外留学的大门完全打开,很多人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20年:“海归”们走来了,现代化建设中他们大显身手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学生通过参加托福考试申请国外大学的出国留学“盛行”。许多学生靠个人的能力,赢取国外奖学金出国留学。当他们回国时,多数人选择了创业,不少人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成就。

  1993年,国家提出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留学工作总方针,成为国家在第二个10年里推出的最重要的留学政策。1989年3月,旨在为“海归”们服务的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教育部、原人事部、科技部开始表彰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设立各种项目吸引留学生,如科学院“百人计划”、人事部“百千万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等,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应运而生,实现了出国留学与回国发展的有效对接。

  30年:中国实力增强了,我们有能力吸引更多留学生

  进入到第三个10年的显著特点,是出国留学人数的剧增。到第三个10年末,出国留学总人数为121.17万人。从2002年开始,每年都有超过10万人出国留学,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0%以上。

  政府加强了对自费留学的监管,在1999年出台了对留学中介机构的管理政策,合法的留学中介为留学人员提供帮助指导,这是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占到90%以上的重要条件。2003年以后,教育部成立了教育涉外监管处,开通了教育涉外监管网,公布国外院校名单。

  留学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相关联,与国家的社会发展相关联。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来华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中国的学历教育、中国的教育资源和综合国力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感悟30年

  回首留学30年你会发现,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和行为,它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相关联,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相关联,也与人的素质相关联。

  在这30年的历程中,中国的发展逐渐融入到国际运行的轨道上,特别是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30年的变化,有一个本质的变化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出国留学的人数在扩大,来华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其中的含义是,中国的学历教育、中国的教育资源和综合国力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目前,有中国学生的留学国家达到109个,同样也有100多个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我们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使得外国的学生愿意到中国来学习,开始形成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互动的局面。来华留学生的增加,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国际人才的流动开始转向中国。


编辑:张冬冬】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