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2009年1月24日,是中国农历腊月廿九。努力工作了一年的学生学者们,欢聚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MF礼堂,欢庆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15时30分,舞台上张灯结彩,礼堂中欢声笑语,首届斯德哥尔摩中国学生学者春节联欢会正式拉开帷幕。合唱、对唱、舞蹈、戏曲、乐器演奏、小品舞台剧,由学生学者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精彩纷呈,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在远离祖国的北欧,精彩的晚会,熟悉的旋律,久违的欢笑,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的思绪都带回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带到了家乡亲人的身边。
作为北欧的留学重镇,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有将近3000名中国学生学者。以前,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斯德哥尔摩地区不同社区、学校的学生学者都会聚集到一起,以各种形式共庆佳节。这几年,随着学生学者人数不断增多,举办一场综合性的晚会来庆祝新年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去年年末的一个周末,斯德哥尔摩地区的12个学生学者联谊会在中国驻瑞典使馆教育处的号召下,聚在一起,共同商讨筹办首届斯德哥尔摩中国学生学者春节联欢会。在使馆教育处的统一协调下,晚会筹备会即时成立,各个学生学者联谊会的骨干分成节目组、外联组和场地组,分别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
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节目组共征集到了20余个,包括戏曲、舞蹈、乐器演奏、小品以及舞台剧在内的各式节目。
精美的门票、请柬和节目单成为联欢会的又一道浓墨重彩。本次联欢会的门票、请柬、节目单和联欢会使用的开场动画四位一体,出自同一设计,整体版式大方精美,视觉冲击力强烈。基本的图案以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十二生肖作背景,今年的生肖牛作为主体,整体的色调主要使用了大红色和亮黄色,烘托出浓浓的年味。门票、请柬和节目单定稿以后,都是在国内专业的工作室定制,采用高标准印刷,然后再运到瑞典。有的观众在联欢会结束以后,还特别将这次联欢会的门票、请柬和节目单收集起来,准备收藏,认为这些具有艺术气质的门票本身就是很好的纪念。
演出当天一大早,演员和工作人员就全体就位,开始了正式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完整带妆彩排。彩排的主要目的是查缺补漏,特别就前两次彩排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以及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演练和沟通,另外对不同节目以及主持人之间的衔接和串联进行细化与提高。主持人和工作人员把每个步骤仔细确认,舞台灯光和音响反复调试,每个节目的演员都不放弃最后演练的机会,台前台后一派忙碌的景象。每一个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努力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等待着正式演出的开始。
1月24日14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MF礼堂里面张灯结彩,节日的欢声笑语洋溢在每一个角落。台下500张椅子摆放整齐,检票处、兑奖处和接待处全部到位,大家已经做好了准备。
15时30分,MF礼堂高朋满座,联欢会正式开始。首先是一段滚动播放的热场动画,观众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舞台上,会场安静下来。联欢会在动画之后正式拉开了帷幕。
合唱《斯京欢迎你》,是由瑞典皇家工学院学生改编的瑞典版《北京欢迎你》。参加合唱的有中国学生和学者,也有瑞典学生,他们共同将最美好的祝愿用歌声表达出来。秧歌舞《大中国》和京剧《沙家浜》选段演绎了一段段传统经典,让瑞典刮起一场中国风。联欢会的语言类节目是重头戏。方言对话《男生女生》里,几位来自祖国不同省份的同学用自己的家乡话表现了留学生充实、艰辛同时又充满酸甜苦辣的生活,幽默的台词和夸张的表演引来台下一阵阵掌声。《2020年中国新闻报道》虚拟了一个未来的时空,表达了留学生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示了留学生对祖国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
神州万里共怀抱,共同祝愿祖国好。整场联欢会气氛欢快热烈,欢声笑语不断。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斯德哥尔摩地区的学生学者欢聚一堂,表达了对祖国对明天的良好祝愿。联欢会最后,全体演员和工作人员又一起登上舞台,合唱《相亲相爱》。联欢会在“我们都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中国驻瑞典使馆教育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