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留学生新闻 【字体 】【打印
发达国家各出奇招争相招揽中国留学生
2009年02月20日 17:07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中国留学生在外国大受欢迎,被视为社会发展之新动力。图为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当地中国留学生会面。

    中国侨网消息: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英、德、日等许多发达国家近年来各出奇招招揽中国留学人才,中国留学生成了“香饽饽”。

  9•11事件后,美国一度收紧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大学学习的入境签证,想不到此举正好为希望吸引中国留学生前往就读的英国、加拿大、澳洲、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开了方便之门。结果使中国留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学习的人数一度大幅减少,而长驱直入英、加、澳等发达国家。

  直到美国著名大学校长和教授意识到中国人才严重“流失”到他国,将产生巨大不良后果,联名呼吁白宫政府放宽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后,往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方略为上升。

  去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就业市场进入低谷,影响中国学生前往美国的意欲,客观上再次为其它发达国家提供吸引中国学生的良机。

  美国吸收最多中国人才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没有像其它国家一样受到重大创伤,反而因为军火销售赚了许多钱。美国的国土面积有930万平方公里,且大多数都有极其理想的开采价值。美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探明自己丰富的石油和其它重要矿产后,基本上不予开采,而是重新封回,因为需要的石油中东多的是,需要的矿产其它国家也多的是。美国的资源和环境可以说是得到了最好的保护。正因为美国这些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加上美国政府吸收人才的政策,使美国近百年来吸收了大批中国留学生和科技专才。

  至上世纪末,美国先是制订了每年吸收10万名以上世界科技人才的“H-1B签证计划”,到本世纪初,又将这个计划的吸引人数增加到20万名。该计划大约吸收了30万名中国优秀留学生在美国工作,并成为美国居民。

  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工作后,美国会让高科技公司利用高薪、股票等不同办法留住这些优秀人才,让他们在美国安心工作。像美国的微软、英特尔、辉瑞、杜邦等大型科技企业,都有相当多的中国留学生在工作。在美国的硅谷,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华人专才。

  英、澳、德各出奇招

  近年来,英国一方面调整和放宽对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政策,积极主动、频频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举行“英国教育展览”,目的是吸引更多中国学生到英国留学。

  目前,英国已经吸引了约7万名中国留学生到该国学习。法国政府在2007年也特别对中国留学生公布移民清单,对法国缺乏的经济管理、金融、信息等热门行业的优秀毕业生和相关专才,将优先获准移民。澳洲政府为中国留学生前往澳洲就读,提供高额奖学金,使中国学生赴澳洲留学的人数快速增加,去年更加超过美国达到近8万人。

  德国政府认为,高素质人才是保持该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根本保证。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前往德国学习、研究和工作,德国亦专门推出绿卡计划,并订出特别法规加以保证。特别法规规定,中国优秀人才只要得到高新科技企业的聘任,德国政府就会发出五年期的工作签证,法规还规定获得签证专家的配偶和子女也可以到德国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

  据德国媒体披露,德国的特别法规至少为该国引进了当今最先进的信息、生物等领域超过1万名来自中国的优秀人才。德国政府还建立了中国高级人才数据信息系统,并提供给相关企业,由企业有目的地加以引进。

  日本给中国学生特别签证

  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王国,重视培养人才和吸引外国人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了人才,就能够使日本的IT、生物、纳米等企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政府投入庞大资金、有目的地培养各类人才,源源不断地为丰田、索尼等跨国企业提供准专家,使这些企业始终能够站在世界的先进行列。

  尽管日本的失业率比较高,该国政府仍然非常注意吸引中国优秀人才前往学习和工作,仅在筑波市就有超过一千名中国优秀信息和生物技术学者在该地工作和访问。中国优秀留学生毕业后如果当年找不到工作,日本还给于两至三年的特别签证。

  新加坡由于自然资源比较缺乏,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已经成为该国发展经济的最关键手段。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经说过,新加坡几百万人在一个小岛上建成现代化国家,靠的就是人才,新加坡必须从世界各地、特别是中国招揽各类人才,否则将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

  新加坡在不长的时间内,将该国建设成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的国家,与其大力吸收世界人才是分不开的。新加坡目前有3所著名大学,每年吸收了1000多名中国留学生前往学习。这些学生到新加坡学习前,都必须承诺毕业后至少为该国服务五年后才能转到其它国家工作。(黄海振)

编辑:张冬冬】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