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25日指出,出国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再加上物价的波动、国内国外就业的严峻形势,“趁金融危机出国留学更划算、更积极”这个结论还有点为时过早,也过于简单化。
中国教育部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介绍2008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情况及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情况。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作上述表示。
张秀琴指出,出国留学人员从2004年开始就基本上一直是增长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预计还将继续,2008年增长速度略高。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中国国民经济水平快速提高,老百姓有能力支付更多的经费用于自己子女的海外教育。
——近几年,中国一直执行非常健康稳定的出国留学政策,也引导了出国留学的大潮。
——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健康发展,与国外大学间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也有利于出国留学人员的增长。
——国民教育的选择也更加趋于多元化,大家可以选择在国内读书,也可以到国外读书。
目前,国际金融形势还处于低迷状态,有些国家的汇率与人民币的汇率变化起伏很大,社会上有一种说法,现在出国留学可能更划算、更经济。对此张秋琴评价说,这个结论还有点为时过早,也过于简单化了。
她指出,出国留学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再加上物价的波动、国内国外就业的严峻形势,所以不能仅仅看到短期经济的现象就对目前出国留学的成本、风险高低做出一个判断。
张秀琴建议,出国留学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学费、个人支付能力,还有国外奖学金提供的机会多不多,另外在外期间的实习、当勤工俭学的机会,以及将来就业的前景,这些都应该作为留学考虑的因素之一,要结合个人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冷静的选择。
她还承诺,教育部作为出国留学工作的主管部门,将对出国留学的发展状况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密切地跟踪,也要加强对留学市场的理性的引导,维护出国留学人员的切身利益,促进出国留学健康稳步发展。(据中国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