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留学生新闻 【字体 】【打印
海外学子积极应对甲型流感:回国最好“宅”7天
2009年06月05日 08: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海外学子支持祖国防控措施

  就读于美利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的黄晓婧前几天刚从美国飞回上海,针对目前正在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回国前她做了必要的防护工作。平时在与家人的交流中,小黄也了解到国内采取的一些防控措施,例如入境时要接受体温检测等。虽然有了一定心理准备,在飞行途中小黄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飞行途中,机舱里有些冷,当时还在想可千万别冻感冒了啊。”说到这,小黄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飞机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的时候,机场的检疫人员要挨个测体温,大家都很支持,自觉配合检测。”小黄说,“为了祖国和家人的健康,采取这种措施是必要的。”

  得知归国人员最好在家自我监测7天的消息后,小黄“乖乖”地呆了一星期,足不出户。不仅如此,小黄还主动打电话告知亲戚朋友,自己刚从美国回来,一周内不要到家探访,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截至6月3日16时,中国内地共报告5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为防止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防控措施,其中也包括各地加强了对疫区归国人员的筛查。针对这些措施,和小黄一样,海外学子均表示支持。

  回国前,避免一切可能导致病毒传染的途径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小刘对笔者说,起初她并没有意识到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程度,在与国内亲属的交流中,得知国内采取的一些防控措施,大家的防范意识也在慢慢增强。小刘同时也表示,由于纽约地区近来气候变化较大,周围同学感冒的不少,大家都积极就医,甲流对他们平时的生活并没带来什么影响。

  英国伦敦政经大学的劳文思介绍说,面对甲型H1N1流感,周围的中国留学生均能以平常心对待。“现在大家更担心的是期末考试。”

  美国、加拿大等国高校即将放暑假,不少留学生将陆续回国。不少人担心,更多留学生回国会增加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笔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甲型H1N1流感,身在海外的留学生一方面能以平常心对待;另一方面近期打算回国的留学生都表示为了祖国和家人的健康,回国前会加强自我防护,减少外出和公共活动。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小李近日打算回国,“回国前加强了自我保护,外出时都随身带着洗手液和消毒纸巾,虽然回国者并不一定携带病毒,但是我们也要本着对社会负责的心态去避免一切有可能导致病毒传染的途径。”小李的话也代表了很多即将归国的留学生的心声。

  应该提倡回国“宅”7天

  当笔者问道,回国要“宅”7天,有没有感觉到不适应时,小黄说:“国家采取的防控措施不光是为了‘小家’,也是为‘大家’考虑的,我是支持的。另外,我们国家有自己的国情,医疗条件有限,不像美国医疗条件那么发达。此外,我们国家人口多、密度大、流动大,万一流感蔓延了就不可收拾了。我们有我们的难处,国家这么做也是为公众负责。”

  小黄还告诉笔者,她的很多回国同学也都在家“宅”着,“留家察看一星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牺牲,本来么,留学生回国就是为了回家。”

  “个人觉得回国的时候自行佩戴口罩,配合疫情检查,7天内尽量避免出门,加强自我防范,这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应该提倡,也是一种义务吧。”小黄说。(韩志方)

  链接:深圳市卫生局致留学生家长的信

  近日,深圳市卫生局致信留学生家长,信的内容如下:

  最近深圳发现了5例输入性病例,均是海外归来的学生。作为留学生的家长,您一定也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染上甲型H1N1流感。其实,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传染病。当然,有效的防控也需要您的参与和配合。若您的子女近期有归国的打算,请您告知他以下几点:

  1、留存好旅行的相关信息,叮嘱他保留登机牌,记清航班号、登机日期、登机地点、换乘的航班及换乘时间,换乘期间居住的酒店以及居住酒店的房间号等。一旦有人发病,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的子女确认是否与发病者同机,机上座位是否相邻,是否居住过同一酒店等。

  2、做好居家观察。在您的孩子回家后7天内,尽量避免其参加同学聚会,探望亲友、师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居家观察期间,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同时,要保证睡眠充足、营养膳食和坚持锻炼。另外,也要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配合接受医学观察。当看到新闻机构正在寻找甲型H1N1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您的孩子曾与该患者乘坐过同一交通工具(飞机、火车等),请让他主动联系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拨打公布的热线电话,报告其相关信息,积极配合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接受医学观察。

  4、一旦发病,及时就诊。若您的孩子出现流感样症状,请前往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并向医生说明情况。

  留日学子:生活和学习都很正常

  目前,日本已经成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相对较多的国家之一,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逾10万,而在这次疫情最为严重的关西地区,中国留学生人数就逾2万。因此,在日中国留学生的健康情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日本发生甲型H1N1流感初期,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下简称全日本学友会)就启动了紧急联络机制,公布了两部24小时紧急应急联络电话,并通过全日本学友会在日本各个地区和大学各分会的网站、电子邮件群组发出了预防流感传染和防病的相关提示,以及万一感觉有流感症状后如何应对的建议。学友会向广大在日留学人员转达了教育部、欧美同学会等国内相关部门对海外留学人员的关心和慰问;也向全体留学生及时转达了卫生部专家、教育部和外交部的建议和提示,发出了“谨慎回国”的倡议:“如近期有回国计划,启程前,建议确认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确认无恙后再启程,并应该按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建议,回国后居家观察7天……”

  很多留学生在接到全日本学友会的信息后,对祖国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关心和问候,都感觉非常温暖。很多留学生按照相关提示,进行自我保护,“戴口罩勤洗手”成了大家互相提醒的口头语。在日本口罩售罄那段时间,大家互相给没有买到的同学提供,全日本学友会前会长李光哲自己也给6名没有买到的同学提供了口罩,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还紧急从国内购运了一批口罩免费发放给留学生。由于有我驻日使领馆及全日本学友会的关心、支援做后盾,另外日本的医疗条件也不错,因此在日中国留学生对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没有感到恐慌,生活和学习都很正常,基本上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李光哲表示,虽然我们自己也担心被感染,但更担心将疫情带入国内,因为国内前几例患者都是输入型病例,海外留学生必须认真严肃地考虑这个问题——这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健康……为此,全日本学友会和各级分会统一取消或延迟了一些原定回国的代表团或在日本举行的集体活动,以防疫情扩大。

  随着甲型H1N1流感的持续蔓延,教育部提出了留学生回国后居家观察7天的建议,这一建议在海外留学生当中的反响很好。李光哲认为,首先这是个科学的建议,会尽可能减少流感传染扩大的可能性;其次,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引导正确的做法,这是更人性的关怀,是一种温暖人心的做法。

  全日本学友会会长胡昂代表在日中国留学生,希望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请海外留学人员的家属和亲人们放心——我们在海外的留学人员虽然不在你们身边,但是有我驻日使领馆的关怀,有全日本中国学友会提供的各种帮助,相信我们可以共渡难关。(全日本中国学友会供稿)

编辑:张冬冬】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