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练:让美国观众发笑难度很高
黄西介绍,讲段子最大的难度就是要让观众不断发笑。而在美国单口相声圈子中,除了个别有名气的演员有创作班子,大部分演员必须自己写笑话,抄袭别人的不被允许。演员受不受欢迎主要取决于他们创作的笑话是否逗乐。
黄西的笑话都来自日常生活,为了积攒段子,他随身携带录音笔和笔记本,一有灵感就记录下来。“有时候和朋友吃饭,我也会想到个段子,不好意思拿出录音笔,就随手用笔记下,回到家再整理。”这样,他每天都会攒下3-5个段子。
他说,“不过,这些段子能否逗乐还得看表演效果,很多时候自己觉得可乐,但观众却没什么反应,有时候圈内人觉得好,但观众就是不领情。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演下去要么自己放弃,最终放弃的占大多数,每月能过观众关的段子也就是3-5个。”
现在,黄西积攒了90个笑话,足够他一连说上45分钟。“对于单口相声演员来说,写到一小时的节目将遇到瓶颈。大部分人再也写不出更好的段子,最后就离开了这行。我还好,灵感仍时常迸出,只不过有时也发现写出更好的段子越来越难。”
优势:凭少数族裔背景占上风
黄西为什么能获得美国观众的喜爱,记者采访了黄西的经纪人罗斯盖顿和剑桥单口相声工作室老板詹金斯。
詹金斯说,美国人喜欢听黄西的笑话,也喜欢黄西这个亲切和蔼的相声演员。他出生在中国,随后到美国得州求学,接着定居在波士顿,经历过三种不同文化的他能够有趣地将各种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不同于美国本土的相声演员,黄西用最简单的语言将他自己在美国的经历变成了一个个笑点,这些不同于美国人的生活经历一下子抓住了美国观众的心。
对于观众的喜好度,詹金斯说,“在一炮走红之前,黄西的表演已经颇受好评,每次表演之后都有观众询问黄西下次的表演时间。”
罗斯盖顿还是著名单口相声演员和电视明星雷·罗曼诺的经纪人,20年间他把罗曼诺从默默无闻捧成大明星。美国著名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就是由罗曼诺担纲主演。罗斯盖顿说,“现在不能判定黄西能有多成功,但他很聪明,很善良;他的作品很有智慧和深度,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他的表演也很有意思,而且他在台上扮相好,常被看成是无辜的人,却经常遇到一些可笑的事;而且他的少数族裔背景也是他的优势。就像罗曼诺的意大利背景一样,黄西可以给观众们讲华人家庭的事情,观众们会很好奇。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增加曝光率,让更多的美国人知道他。”罗斯盖顿还要让黄西上三大电视网的脱口秀节目,去好莱坞演出,并拍摄电视剧。
罗斯盖顿说,“我觉得黄西所讲的都是他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很个人的经历。黄西不是搞政治的,他就是说笑话的。观众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但黄西是个好人,他讲笑话绝不是想去羞辱谁,相反,他跟我说对中国文化很自豪,特别骄傲自己是来自中国的移民。”
将来:人“红”了矛盾也来了
随着演出量日益增多,特别是每月都要去外地演出,黄西的正职工作开始受到影响。有时候要利用节假日,有时候则需要他休假演出。这就形成一个矛盾,是仍然把说笑话当成业余爱好,还是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他说,“现在的工作没有讲笑话有意思,但却是养家糊口的保障,毕竟刚买房,还要还贷。以前我有爱攀比的想法,同辈人中有当了教授的,我是不是应该也当个教授。活到现在我发现,我不能跟着别人走。我和太太都认为,钱不用很多,够吃够喝就行了。成为单口相声演员是不一样的人生,我愿意尝试一下。不过话说回来,我现在确实比较矛盾,如果全职表演又必须经常出差,我舍不得孩子,因此我还没有下定决心。”
黄西靠说笑话每月能有1000-2000美元的收入,虽然比不上现在的工作,但他发现莱特曼秀之后给他带来更多的演出机会。“莱特曼秀之前我只是在波士顿有名气,节目播出后,我开始在美国国内有点小名气了。”在争取演出机会方面罗斯盖顿做了不少工作。
此外,黄西也想在中国有所发展。去年他还在北京海淀剧院演出了一回,中国观众同样被他的笑话逗乐了。他觉得自己在美国生活多年,汉语退步了,而且他觉得自己翻译自己的英语笑话不太理想,因此他希望能与一位有才华的翻译合作,把他的英语笑话翻译成中国观众易于理解的笑话。
链接:黄西美式“单口相声”摘录
-我现在生活在新英格兰地区,这里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完全取决于天气。
-我看报上介绍,如果在缅因州你开车撞死鹿,你可以吃它的肉。第二天我就去缅因州撞鹿,结果我的车被撞毁了,把那头死鹿拉回来真难。
-我是个移民,我曾经把这辆贴了很多贴纸撕都撕不下来的二手车开了很久。其中一张贴纸写的是:“如果你不会说英语,滚回家吧!”我两年以后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我现在成家了,不过我曾经很害怕结婚,我那会儿在想,哇,有一半的婚姻竟然以白头偕老为结局。
-我曾经很努力地想成为美国公民,为此我不得不去上美国历史课。课堂上他们总问我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谁?去年我刚有了第一个孩子,我真的很惊喜,我在产房,抱着我的儿子,脑子里想,哇哦,他才刚出生,就已经是美国公民了,“你已经知道本杰明·弗兰克林是谁了吗?”
-现在我的车后有个贴纸,写的是车里有个孩子(Baby on Board),这个标记基本上就是一个威胁——我有一个哭闹的孩子和一个唠叨的老婆——我再也不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