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士、万宝成:为民做官
阎士璘(1879-1934年),字简斋,陇西县城东街游击巷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进士,点翰林院编修,并任国史馆协修。1906年赴日本法政大学学习,当年冬即返国,以后致力于甘肃新文化教育的改革,以提倡科学,振兴教育为己任。
民国元年(1912年),阎士璘当选为陇西议事会议长,第二年甘肃省议会成立,阎为议长。11月北京政府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省议会中国民党党员的议员资格,甘肃省议会因不足法定人数而停会。
1916年,甘肃创设公立图书馆,阎士璘任馆长,翌年任省教育厅厅长,对增设师范、发展中小学、筹措留学生经费,不遗余力。青海、宁夏地区(当时隶属甘肃管辖)文化教育落后,在其精心扶持下也颇有起色,有“阎公长教厅,陇上桃李遍地生”之誉。
1921-1922年,阎士璘任安肃道尹、泾原道尹,任内极力为民众减负,廉洁自持,平凉立有德政碑。1925年甘肃政局混乱,阎氏归里家居,55岁卒。墨宝多存民间,五泉山高山仰止门上的对联“萃圣贤豪杰于百尺峰峦,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高入云霄垂德远;荐馨香俎豆者万家子弟,为名儒,为名相,为名将,近从桑梓得师多”为其遗作。
万宝成,字玉田,会宁县郭城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第146名进士。1908年留日回国后,任户部主事。同年10月,光绪、慈禧相继驾崩,万宝成因进士出身、姓名吉祥、身材魁梧、仪表堂堂被选为新皇帝登基大典鸣赞官(司仪),在紫禁城太和殿主持了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仪式。邓明曾撰文专门记述过此事。
万宝成民国初任山西定襄县知县,鼓励农桑,兴办教育。时有少数人以传教为名诈骗钱财,万宝成查实后予以处理,深得民心,离任时,民众赠“万民伞”,后朱绍良任甘肃省府主席时特题赠“循声在晋”的匾额,给予其高度评价。
1913年,万宝成当选为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后无意仕途,闲居北平,以收藏鉴赏书画古玩自娱。1943年病逝于北平寓所,葬阜城门外。(来源:兰州晨报 记者 田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