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留学视线 【字体 】【打印
金融危机中“海归”筑梦上海滩
2009年02月17日 16:14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制图/麦礼斌

    中新社上海二月十七日电 题:危机中“海归”筑梦上海滩

  中新社记者 孙璐

  当年是怀着“美国梦”出去,现在则揣着“中国梦”回来——金融危机背景下,一场“海归”潮流正在涌动。据记者了解,上海已经成为“海归”的首选地之一,不少颇具代表性的“另类海归”更是过上了安家申城的幸福生活。

  “大牌金龟”热得烫手

  怀揣全美十大名校硕士文凭,毕业后直接进入美国银行工作,之后转战美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部门经理,浙江人周先生虽然在美国拥有如此耀眼的职场经历,近期却也开始思考回国发展,并将简历投递给了一家知名的猎头公司。现在,他已经收到了好几家中国内地金融机构的面试通知,正在考虑到底要去哪里工作。

  在沪上一家资深猎头公司任经理的方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近期工作的重点就是美国高级金融人才访寻。受金融危机影响,海外人才回流中国这道独特的风景,反倒促成了猎头圈最火爆的生意。通过猎头的穿针引线,这些在海外积累一定资历和业绩的“大牌金龟”正在形成少有的回流潮。

  “机灵海归”创业是金

  经济危机影响全球,如果没有“大牌金龟”那样的过硬条件,想在上海找一份好工作对一些年轻“海归”来说也不那么容易。于是,一些有眼光,有胆量的“机灵海归”就在申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

  刘先生是一位上海人,在美国进修后顺利进入一家美国咨询公司工作,“收入虽高,但工作压力大,没有成就感。与其为别人打工,还不如单干。”一年后,他终于向公司辞职回上海经营起自己的公司。他告诉记者,“我没有雄厚的资金,有的只是在国外工作时学到的先进经营理念。”很快,自己的公司也有了几个固定客户,他每年依然要飞美国好几次,仍旧很忙,不过忙得更有目标了。

  刘先生告诉记者,上海是自己的福地,这里的市场成熟度已近似西方,市场空间却远远大于美国,选择回国创业看来是选对了。

  “缩头小龟”无奈啃老

  回国的“海归”中有春风得意的,却也有茫然无措的。年前,在英国某大学取得学士学位的王小姐留学归来,每天的生活几乎就是逛街、喝茶。她告诉记者,自己不是不想找工作,而是找不到看得上眼的,还好自己家庭条件优越,先休息一两年等过了金融危机再就业也不迟。

  毕业却不就业,虽身无长物却又出手阔绰,上海“啃老族”日益壮大,而素来被人高看一眼的“海归”也加入了“啃老”队伍。看来各类“海归”们在上海的生活真是五味杂陈。完

编辑:张冬冬】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