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因有幸出席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图书沙龙,使我有机会对瑞士这个具有“特例”性质的欧洲国家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尽管时间很有限,但由于瑞士朋友的安排,我们还是领略到了这个中立国家无限美妙的风物人情和奇异风采。
中立国家,自然有其中立国家的特征和国民的传统文化以及生活习性。瑞士人很有意思。他们待人普遍真诚友善,并且也以同样的方式要求别人能做到这样。他们不愿意见到不诚实或损人利己的事情发生,例如小区中哪家住户的阳台没有收拾好,乱七八糟,遇到这种情形,爱管闲事的邻居就有可能会向警方举报。警方接到举报后即刻过来干涉,弄不好,一张罚单就开过来了。
当有人在开车或停车过程中不小心将别人的车给碰了或刮蹭了,事情一旦发生,不管受损方车主在场与否,肇事者必须主动承担其责任。如果对方车主不在场,你也必须想办法告知对方(如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等)。如果你抱侥幸心理逃之夭夭,那你就等着吧,受损方车主一定会找上门来的。而如果事主一旦真的找上门来,那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因为,这牵涉到一个人做人的品格和诚信问题。此类事情一旦被有关方面记录在案,以后诸如到银行办理个人信贷等事宜都将成为问题。瑞士人在对待公正、公平和实事求是等方面是非常用心的。所以,对于肇事逃逸这样的事,自然会有当时在场的旁观者记下肇事车牌号,并一直等到被损车主的出现,然后,不厌其烦地向其介绍先前所见事件的来龙去脉,并表示如果对方需要,愿意为其作证。
其实,这种事情在哪儿都时有发生,但对待的方式却各有不同。我们的许多国人由于受“明哲保身”思想的影响,往往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规避态度。所以,每当遇到此类事件,选择溜之大吉和袖手旁观者也不在少数。但瑞士人可绝不这样,出于诚信、道德和常识的考虑,他们决计要将那些与己无关的闲事管到底。
瑞士人的严谨和守信还表现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如某人要租住房屋,那他必须严格按照规矩,不得擅自将所租房屋作任何的修缮或改造,哪怕是一颗钉子都不能任意乱钉。退一步说,即使如果他不经意钉了钉子,那么,他在退房时一定要将这颗钉子起出,并将钉子眼给涂抹得与原来一样,否则,罚款或遭房东诉讼就避免不了,并且,这个官司他一定会输。
瑞士由于历史的原因,它的民族划分主要是以语言区域为基础。不同的语言区域居民往往也存在着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性等差异。例如,法语区域的人在社交方面普遍显得生动、活跃和开放,他们处理事务的方法也显得比较灵活,不拘泥陈规,易于与人合作,善于变通,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这有点儿像你们中国人。而德语区的人则不然,他们普遍显得刻板和坚守原则,做起事来一丝不苟,认真有余,平时不苟言笑(尤其是男性公民)。在社交场合彬彬有礼,待人接物、做事处世中规中矩。意大利语区域的人办事处世风格和性格特征似乎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有意思的是,据说,瑞士的男人非常喜欢亚洲的女人,尤其喜欢地处东亚的中国女人。在他们看来,中国女人不但温婉含蓄,而且更重要的是富有东方的柔情和神韵。所以,到瑞士留学或移民的中国女性,在那里是绝对不愁嫁不出去的。随着她们身价的飙升,她们会备受当地男子的喜爱和青睐。当然,瑞士男子在恋爱和婚姻方面是非常收放自如、张弛有度的。他们在婚前或恋爱阶段的态度往往是软的,即百依百顺,而一旦成了婚,将女方实实在在娶到手后,男方则逐渐转软变硬,开始给女方提出规范其行为规则种种要求。当然,尽管这样,许多中国或亚洲的女性还是愿意嫁给瑞士郎君,因为,她们最主要看重的是瑞士男性对中国女人的在意和尊重。我在那里遇到一位毕业于复旦外语系后移民到瑞士的导游小姐,她就跟我坦言她之所以来到瑞士,并不再打算回上海的理由:“在国内工作单位,自己从未受到重视,我很失落,在这里,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坐标和感觉,其中最最主要的是:我在这里赢得了尊重,尤其是赢得了作为女人最为需要和渴求的男人的在意和尊重。”
在瑞士,我们同样了解到瑞士女人爱上中国小伙子的实例,但此例婚姻最后还是以一种马拉松的方式曲终人散:一位毕业于中国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大学生与一位居住在日内瓦的瑞士女人结婚两个月后,女方提出要分手。提出分手的理由据说是生活习性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不过,有意思的是,女方仍同意继续与其保持五年的婚姻关系。后来,我们才知道,女方总觉得将一个中国小伙子召唤到瑞士而又与他分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女方将男方耽误了。所以,为了给男方以补偿,女方决定不马上办理离婚手续,等过了五年,男方在瑞士取得合法身份后再办理离婚手续。并且,女方和她的父母还答应帮男方在当地开设一家餐馆,并经常介绍亲戚朋友到男方开的餐馆去用餐,以此帮助他招揽生意。仿佛只有这样,女方一家才能释怀内心的歉疚,求得某种内心的平衡。(程孟辉 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