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封丹故乡追寻巴金的足迹
2009年06月18日 15:35
发表评论


法国中部小城沙多-吉里距离巴黎百余公里,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而且人杰地灵。它是法国著名寓言诗人让·德·拉封丹的故乡,几个世纪之后,中国文学泰斗巴金也来到此地,并在这里写成了处女作《灭亡》。为纪念这位来自中国并曾在此驻足的“人民作家”,近日,这座宁静美丽的小城迎来了“巴金年”。
在巴金曾经学习生活过的让·拉辛中学(原让·德·拉封丹中学)大门右侧,悬挂着巴金纪念牌。上面是巴金年轻时的一张工作照,照片两侧用中法文介绍了这位文学大师的生平。虽然七、八十年过去了,但该中学依然完好保存着巴金当时在这里学习、工作时的信件和照片。
自拉封丹时代至今,沙多-吉里走出了很多享誉世界的作家,巴金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这里是一块能够激发作家灵感和创造力的热土。如今,该市将2009年定为“巴金年”,并将在市内多个场所举办纪念巴金的系列活动,介绍这位中国“人民作家”不平凡的一生。
巴金曾于1927年至1928年间在沙多-吉里学习。在其晚年作品《随想录:沙多-吉里》中,他对这里的生活充满了怀念:“五十年来我做过不少沙多-吉里的梦,在事繁心乱的时候,我常常想起在那个小小古城里度过的十分安静的日子。”而数十年后重返该市,他写道:“这次重返法国的旅行使我懂得一件事情:友谊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即使我的骨头化为灰烬,我追求友谊的心也将在人间燃烧。”(摘自:法国《欧洲联合周报》;文/晓辰)
【编辑:张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