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我妻子在大学的俄籍挚友阿辽莎的故乡。一晃5年过去了,这期间阿辽莎多次来信,邀请我们一家去做客。不过,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阿辽莎不再提做客的事。我们怀疑她的状况不是很好,于是动了去看她的念头。
阳春三月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太太和我乘上了到圣彼得堡的航班。出机场时已是当地时间下午3点,阿辽莎已在一辆出租车上向我们招手了。之前她在电子邮件上说,前年她生了小宝宝,为了节省开支,她老公将新买不久的“伏尔加”卖了。阿辽莎帮我们把行李装上车,一边招呼出租车司机开车。我们去的第一站不是她家,而是超市。
几年不见,阿辽莎的形象与照片上判若两人,苗条的身材变得圆滚滚的,更像家庭主妇了。在超市里,她大包小包提在手里的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是牛奶、黄瓜、生菜、水果什么的。阿辽莎解释说:“这些食品眼下只有超市才敢卖,因为保质期短,周边的小店都不敢进货了。”
我们看了看价格,一根黄瓜要30卢布(约合6元人民币),一盒生态奶卖到了70卢布(约合14元人民币)。“金融危机来了,一年不到,物价涨了快4成。不过,和1998年相比,还不算最糟的。”阿辽莎说。
涨价的不仅是食物。在阿辽莎居住的小区,水、电、供暖、物业费都在涨,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月的开支要1500卢布(约合306元人民币),差不多占阿辽莎两口子收入的五分之一,难怪他们一省再省。
阿辽莎的老公早早就在家里等候我们,准备亲自下厨为我们做俄罗斯美食。我们给阿辽莎带的礼物是红枣、莲子和黑芝麻糊。看得出,她们一家人很喜欢。
我们在阿辽莎家只呆了两天,除了在她家小区附近转悠,基本上什么地方也没去。我们谈得最多的话题是这次金融危机。阿辽莎说:“其实也没什么,只是生活节省一点而已。我最开心的是,他(老公)以前每天晚上都要找朋友喝酒,现在没钱了,每天下班就回家陪我和儿子。为了帮我们省保姆费,婆婆每天过来帮我给孩子洗澡、换衣服。我们的感情比以前好,日子过得挺开心的。”
阿辽莎说的是实在话。晚上我留心观察了,小区外出的车辆很少,只看见大包小包往家里提东西的主妇们。看着阿辽莎一脸的甜蜜,我觉得,“金融危机”帮了俄罗斯家庭主妇大忙。(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