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灯火比不上中国小城市?
2009年06月22日 09:20 来源: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法国巴黎和意大利罗马皆是寸土寸金之地,但没有想象中的拥挤和压抑。作为文化名城,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让人舒畅,让人有“散会儿步”的欲望。除了空气清新、风情独特外,城市规划的节奏感和建筑的协调性都是重要原因。江河给了城市跃动的生命力,公园、绿地、阳台上的花,按摩着都市人紧张的神经。
巴黎灯火世界闻名,古今中外的很多文人墨客都描述过那里的迷人景色。可从亮度和霓虹灯的花哨、炫目而言,巴黎甚至比不上中国的中小城市。巴黎道路照明的灯光柔和、温暖,亮度够用而已。凯旋门的射灯一点儿也不醒目;埃菲尔铁塔用灯勾勒出一个轮廓,而且只在整点时开启数分钟。著名的香榭丽舍大道流光溢彩,不过是用照度不高的小灯把路边的树披挂一番。与巴黎相比,国内许多城市大搞亮化工程,你亮我比你更亮,恨不得把所有颜色一股脑泼到有限的“画布”上,结果照花了眼、弄晕了人。
我们在欧洲走过的几个城市,交通拥堵也很严重,高峰时行车密度远远高于北京,但车流总能缓缓而行,很少出现“堵死”的情形。人们行车循规蹈矩,相互礼让,大大减少了刮蹭事故,在高速路上也没见到有谁霸占着超车道。
欧洲文化名城的街道普遍狭窄,没有大型停车场,泊车一般就在道路两侧,中间留出的空间有时仅够一辆车通行。好在泊车的人很守规矩,车前留出人行路,车后整齐划一,左右顾及相邻车位开门和上人,让人没有理由抱怨。
在罗马和巴黎,排量很小的微型汽车随处可见。它们占地小,进出方便,小巧玲珑,在停车场、车流中自尊、自信,没有半点儿被欺负的迹象。(金意)
【编辑:张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