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社主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国新闻社诚聘记者、编辑
·第二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一届世界江门(五邑)青年大会
·第十四届世界许氏恳亲大会
廖承志与一幅“难产”的“长征母子别离图”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2008年09月23日 14:00 来源:人民网

    一

  亲历长征的老红军,每个人都有长征时的难忘景象,久萦于怀的人和事。廖承志就是其中之一。他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长征中,他是背着“国民党侦探”的罪名,被押解到陕北的。

  廖承志是国民党左派著名领袖廖仲恺、何香凝之子,1908年出生于日本,并在日本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28日,他在上海被捕,经何香凝、宋庆龄、柳亚子等人积极营救,4月1日晚就获得释放。当时,上海的白色恐怖极为严重,中共高层领导大都转入中央苏区,廖承志由于身份已经暴露,很难继续坚持下去。因此,中共党组织决定让他离开上海,前往西部的川陕苏区工作。

  1933年8月,廖承志化名“何柳华”,几经周折,历尽艰险,到了红色根据地大巴山区。不久,他被任命为中共川陕省委常务委员,并兼任省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后又调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廖承志是一位生性豪放、多才多艺的人物。他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英语,同时也懂得法、德、俄等多国语言。他既能登台演出节目,放声纵情歌唱,同时也能绘画作诗写文章。小时候在母亲的感染和熏陶之下,廖承志的绘画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廖承志最擅长人物速写画像,并且大都是在现场作画,趁对方稍不留意,匆匆几笔,即一挥而成。红军指战员都把他手中的一支笔,比作变幻莫测的“魔术师”!

  在川陕苏区的两年间,廖承志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拼命的革命精神,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

  二

  1934年12月,由于反对张国焘的某些错误做法,提出过一些不同意见,廖承志被张国焘加以“国民党侦探”的罪名,撤销了秘书长职务,开除党籍,还被送到政治保卫局看押起来。从此,他就失去了人身自由。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开始了艰难曲折的长征。长征中,廖承志是在押解之下一步步坚持随军行动的。他身陷囹圄,行动很不自由,但依然以熟练的绘画技艺,坚持不懈地为红军指战员作画,并以此活跃情绪,鼓舞士气。因此,组织上也时常交给他一些绘画任务,要求他当作宣传品按时完成。他不仅画速写画,还要在蜡纸上进行“木刻”,然后油印制作成宣传画、连环画,发到部队进行展出或传阅……

  撰写过《和廖承志同志一起坐牢》的吴瑞林将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回忆说:“……连环画的文字说明,先由油印股刻好,再把蜡纸送给他,刻成连环画。……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天送来的画页文字说明,他不完成就不休息。每天行军几十里,一到宿营地,别人都进入梦乡,他仍然趴在油灯下工作到深夜。”

  长征途中,廖承志走一路画一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尤其是那些感人至深的人和事,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震撼着他的心灵。长征中有一幕“母子别离”的悲惨景象,曾使他极为感动,情绪也十分激动,本想画上一幅速写画,却始终难以落笔,好多年都没有画出来。这不是由于他“江郎才尽”,而因为那一幕悲惨的景象,实在使他不堪回首,每当他拿起画笔时,总是抖动不止!

  20世纪80年代,参加过红二方面军长征的老红军陈靖,曾撰文回忆说:

  “有一位女军医,她是四方面军指派随同我们一道走的。过了噶曲河的第三天,她分娩了。当时大家纷纷向这位母亲献出各种礼物,尿布啦,食品啦,等等。我们还从卫生部弄来一副担架,抬这位母亲和她的小宝宝。但是在第二天夜里,这位母亲啊……她最后考虑的不是孩子的未来,而是周围一个个战友的艰难处境,于是便作出了残酷的决定,偷偷地把心爱的小宝宝投进水塘里……

  “这件事,我和我们战友最不愿向人们谈起。1956年夏天,在北戴河的一个夜晚,不知为什么谈起来了。当时,北影导演张水华同志,满眶热泪地说:我也听说过此事。水华同志还说:廖承志同志早在延安时就动手为此作一幅画,但画了20年,总是画不成。一触到‘掷孩子’那一笔,他的手就颤抖起来,眼泪也把视线挡住了。”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有一天,在前往豫旺堡的行军路上,廖承志跟周恩来不期而遇,这才盼到了出头之日。在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被看押了整整22个月的廖承志终于从张国焘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廖承志后来回忆说:“……周恩来同志考虑问题很周到,斗争艺术很高超,如果他不这样问我,当天晚上我就可能掉脑袋。自从周恩来同志把我叫去以后,我的待遇明显改善。不久,我就被释放了。”

  到达陕北后,廖承志主要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和出版发行工作。但他对于绘画的兴趣爱好,仍是那么痴情专注。1937年在延安,恰逢徐特立60岁寿辰,他特意为徐老画了一幅水彩画像,徐老看了非常喜欢。美国女记者尼姆·威尔斯采访他时,还向他要了一张墨水速写画——一个“红小鬼”画像。此画见之于《续西行漫记》书中。抗日战争初期,廖承志在延安画过不少速写画、水彩画、油画和木刻版画。可在长征中的一幅“母子别离”图,他始终都没有画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长征过来人和知情者深感遗憾的事!

 [1] [2] [下一页]


编辑:张冬冬】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