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社主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国新闻社诚聘记者、编辑
·第二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一届世界江门(五邑)青年大会
·第十四届世界许氏恳亲大会
陈寰记忆中的廖承志:我干广播从这里起步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2008年09月24日 09:40 来源:中国广播网

    1947年秋天,我冲过国民党的封锁线,到达太行山晋冀鲁豫解放区,进入北方大学文教学院学习。 

  1948年秋天,我离开了北方大学和华北联大合并后的华北大学,被分配到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很近的新华通讯总社工作。西柏坡是太行山东麓、滹沱河畔的一个山村,是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国革命的神经中枢。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指挥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的号令,就是从这个小山村发出的。我很幸运在全中国即将解放的重大历史时期参加了新闻工作,成为广播战线上的一员。 

  我们一行十多个青年,骑着披红挂绿的一队高大骤子渡过滹沱河,又走了一段曲折的山路,到达新华社所在地陈家峪。那天,正是中秋佳节,我们吃了一顿招待客人的美餐。 晚上,在山间的小坪——农家打谷场上举行了月光晚会,也是欢迎我们的联欢会。宁静的山村笑语喧哗。一盏挂在老树枝上的煤气灯与晴空里的明月争辉。老旧的留声机放着古老的乐曲。富有幽默感的社长廖承志致热情而风趣的欢迎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闻名久矣的廖承志。同志们称他为“廖公”,也叫他的代号“三O二”。他在讲话中谈了当时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希望大家为打倒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做出贡献。总编辑范长江也讲了欢迎的话。使我感到新鲜的是,人们穿着草鞋在草地上跳舞,跳得那么有兴致。 

  我被分配在口语广播编辑部,也就是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办公室在韩家峪的农家院子里,宿舍是分散借住老乡的房子。韩家峪和陈家峪两个山村,只隔着一条小溪。溪中的几块大石头就是桥。流水清清的小溪是我们的“洗衣机”,溪岸是散步看晚霞的地方。 

  说真话,开始让我做广播编辑,我并不满意,只是服从组织调动而已。在国统区时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报纸、杂志做过记者,对解放区的广播语言却很陌生。尤其是费了好大精力编写的稿子,一念就过,不留痕迹,思想上总感到少点什么。加上我写字又快又草,一笔一划地写,颇不习惯。记得编写的头一篇稿子是山东滩坊地区人民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那时一篇资料要编写成普通新闻、简明新闻和一篇通讯。三篇稿子交上去,通通被打了回来,重抄。我脸红了好久。这以后,我就耐心地一横一竖地写字,以致后来有人说我稿子上的字像是木棍搭的。

  有人说:干一行爱一行,也有人说:干一行怨一行。我是前者,不是后者。没过多久,我就丢掉了自己的小算盘,安下心来,爱上了广播。同时,也在学习政策和口语化方面下了功夫。我从国统区来,深知从太行山播出的党中央的声音和战场上胜利的消息,飞到祖国的山川林泽和世界各个角落,如同千军万马在战斗,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紧要的关头,人们在党中央、毛主席身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感到幸福、愉快,何况我做的是党的宣传工作。不管奉献大小,总是在战斗岗位上,为革命战斗,为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信念激励我为党为革命牺牲一切,在所不惜。 

  1948年的秋冬和1949年初春,正是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捷报频传的日子,西柏坡村里彻夜亮着灯光。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夜以继日地指挥各个战场上的解放战争,制定每一个战场的战略战术,起草作战方针计划,发布各项指令。那一段时期,毛主席写了很多文章和评论,亲自起草和修改许多新闻报道稿件。中央指示广播电台要迅速及时广播所有的重要指令、评论和前线发来的战报。编辑部的工作是那么繁忙、紧张。同志们愉快、兴奋,工作热情达到了最高点。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上下班一说,只有在晚饭后三五成群地在田间溪边散散步,欣赏欣赏太行山的黄昏美景。此外,除了睡觉,同志们都在办公室忙碌到深夜。办公室是一间旧农舍,白天光线也很弱,晚上,每人一盏植物油的小灯,加上有同志吸纸卷烟叶,满屋都是烟气。在辽沈战役接近全部胜利和淮海、平津战役相继打响后的几个月里,夜间,我们常常和衣而睡,准备随时被叫起来抄写从西柏坡送来的各种稿件。稿件中有毛主席写的文章、评论和中央的指令,有给前线胜利的贺电和对国民党军将领、士兵的广播稿,还有修改过的新闻、通讯等等。这些稿件一般先送到编辑部抄写一份,再把稿子送到文字编辑部发电讯。稿件送来的时间,多半在凌晨一点左右,我们把分头抄好的稿子,反复核对后,立即交给通讯员快马加鞭渡过滹沱河送到几十里地外的播音地点。太行山的冬天,风寒雪冷,炉子里的煤火 又不旺,室内温度很低,确实有点冻手冻脚,可是没有人叫冷,只有兴奋和喜悦。我喜欢抄稿子,在抄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抄写毛主席写的文章、评论和中央领导同志修改过的稿子,不但学到党的方针政策和知识,而且在文字运用和写作方面都有很大的收益。最初,我对毛主席龙飞凤舞的字认起来很费劲,后来,稿抄多了,就容易认出哪些是李得胜(毛主席的化名)的字,哪些是胡必成(周恩来的化名)的字。平日我们谈话中简称李公、胡公。有时,抄写修改过的新闻或通讯比较费劲,那些稿子有的被改成了一个大花脸,非得核对几遍才保证没抄错。至于每天收到的战报,为争取时效,就不能请通讯员送稿子了,稿子随到随 用电话传给播音员。传战报也是一件使人高兴的工作。一连串解放大片大片的国统区,今天歼敌几万几十万,明天活捉某某高级将领,或某某部队起义、投降,虽然几十里的电话线路不太好,电话机又老又旧,通起话来,要大声喊叫,才能使对方听清楚,但是传话的人由于太兴奋,并不感到累。我是编辑,没有传稿任务。有时负责传稿的同志感冒了,我就替她传电话。我喜欢把那些令人鼓舞的消息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从心里感到那是一件最大的乐事。我没到过前线,编辑和传送这些战报,也像自己打了胜仗一般,同样分享了胜利的喜悦。

  1948年10月下旬,辽沈战役即将胜利结束,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坐镇北平,命令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直奔西柏坡。中央得到情报后,周恩来同志亲自部署人民解放军反击,并且安排党政机关坚壁清野,作好备战工作,一部分人员坚持工作岗位,一部分人员到过去广播所在地涉县沙河村准备紧急情况下接替广播,还有一部分人员和妇女儿童暂时撤退到安全地区。新华社撤退到去五台山路上的东漂和西漂。撤退工作井然有序,没有人感到惊慌。国民党军队发现我军早有准备,就掉头往回跑了。

  1948年十月革命节的前夕(11月6日),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原地。这时,辽沈战役已经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紧接着淮海战役打响了,我们编辑部的工作更加紧张,学习任务也在加重。毛主席写了很多文章和评论,其中有《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将革命进行到底》等等。毛主席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中明确指出:“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这个豪迈的预言,更加鼓舞了全党全军的斗志。同志们在百忙中,都非常认真地学习这些文章、评论。编辑部每天晚上开会,听从西柏坡传来的中央指示和战争形势,以及各个战场上的我军推进情况。

  《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毛主席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辞。我有幸在广播之前朗读了这篇历史文献。那是1948年12月30日的中午,我们几个女同志从厨房里打来饭菜,正围着火炉边吃边聊天。我一抬头,看见廖公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大张铅印稿。他把稿子递给我说:“念念。”我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迟疑地望着他。他催促我说:“念吧!”我一看是新年献辞《将革命进行到底》。五千多字的文章,我南腔北调的口音,念起来,自己觉得很好笑,廖公坐在旁边,一边听一边看表说:“别笑,好好念,我是要计算一下广播的时间。”当我念到“1949年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更大的胜利”时,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全屋子里的同志也都笑了。

  1949年1月,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发射台功率加大了。机房和播音室从张胡庄迁到了窟窿峰。新华社全体搬到了滹沱河边的通江口,通江口的村子比较大,几个编辑部都集中在一个村子里,办公室也宽敞了些,有了不太亮的电灯。但是编辑部距离播音地点更远了,有40公里路,中间还隔着一条滹沱河。因而发稿的时间必须加快,而编播人员却减少了。因为一部分编辑、播音员和技术人员在12月下旬先期离开太行山,集中到河北省良乡,等待接收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

  1949年2月2日,改名后的北平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是属于北平市范围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任务更重了。这前前后后的报道,每一条新闻都是使人惊喜的大事:中央发的战犯名单、战犯求和、民主人士通电拥护共产党、国共和平谈判和南方战场上的胜利等等,真是说不尽的喜讯。在这同时,中央各部门党政机关干部在东柏坡新修的大礼堂听了十多个为进城作准备的报告,内容有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各项纪律、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生活知识。大礼堂本来是准备在解放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用的。胜利来得太快了,礼堂还没有全部完工,北平就解放了,没有用上。我们听报告时,没有桌凳,都是席地而坐。

  3月5日到13日在西柏坡举行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那是全国解放前夕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毛主席在会上作了极其重要的报告。会议期间,在东柏坡大礼堂举行了文艺晚会。我们几个同志在苍茫暮色中走山路,赶去看演出。其实,我不是看演出,而是去看毛主席的。晚会开始前,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了大礼堂,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说来也很有意思,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共产党光荣和伟大。党中央、毛主席在1947年3月撤离延安,1948年3月东渡黄河,1949年3月从西柏坡一直开进了古都北平。3月25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在北平西苑阅兵。那一天,正是我们在通江口陕北台站最后一班岗的同志,告别了太行山奔向北平的日子。

  在毛主席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离开西柏坡之前,对一些党政机关就有了安排,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接替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后,就启程前往北平。25日一早,同志们坐在收音机旁收听来自北平的广播,一分钟一分钟地等待,都有点心急。听着,听着,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了:“各位听众: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从今日迁到北平广播,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原来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人民广播电台。”这条消息向全国、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指挥中心迁到北平,共产党中央的声音发自北平。也说明在太行山麓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

  在雾散日出的晨光中,同志们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乡亲们,告别了太行山,告别了滹沱河,登上军用大卡车。车队在尘土飞扬的华北古道上经保定、天津开进了北平城。从乡村进入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艰苦斗争换来的胜利,是天大的喜事。欢欣之余,我对太行山也怀有依依不舍和流连的心情。

  进城后,休息了几天,我们又投入了紧张的编稿工作。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各种各样多方面的新闻使编辑同志接应不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4月23日早晨,同志们挤在一起抢读30万人民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新闻。一个年轻同志手快,抢到手就高声朗读起来。当读到“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毛主席的文笔”。23日夜晚,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了六朝古都南京,端了蒋介石的老巢,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告灭亡。1949年10月1日,在四海欢腾的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在灿 烂的阳光下飘扬在首都的上空。28响震天动地的礼炮声掀开了五千年古国的新篇章。

  从那时起到1988年,四十年过去了。四十年,一个工作岗位,一名广播新闻记者——我庆幸能把有限的生命一点一滴奉献给党的广播事业,并为此引以自慰。(陈寰)


编辑:张冬冬】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