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加拿大《环球华报》报道,又观看了一出好戏连台的政客选战“秀”,又经历了一轮斟酌与选择的投票之旅,大温选民在市选结束后,面对市选结果,心中自是感慨良多。一石击水,引起阵阵涟漪,一次选战的结果,更能带出人们对现有政坛格局的思量、分析和对未来形势的遐想与预测。可以肯定地说,这一次大温市选结果,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奥巴马效应”持续
从政经验算不上丰富的年轻人奥巴马,凭借“改变”的信念和承诺,一举创造了黑人总统入主美国白宫的历史。这一奇迹,无疑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政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选民们的投票心理。本次大温市选就可以看到“奥巴马”效应在发挥作用。
伟景温哥华(Vision Vancouver)市长候选人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有着与奥巴马参选相近的一些特点,如:人年轻,起步平凡,只是在温市经营小型商业Happy Planet果汁生意起家,没有执政包袱,所属党派偏左,以“一起改变温哥华”做号召,在选情不明朗的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利用了选前一周突爆市议会需向冬奥选手村贷款一亿元案,引起人们对经济不景气,冬奥项目实施不顺等的担忧,以逾1万8000票击败无党派协会(NPA)候选人利德(Peter Ladner),当选新一届市长。他的胜选,与奥巴马一样, 迎合了选民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心理。
两小将初试啼声
本次大温市选,还有两位小将使人耳目一新。他们坦承自己参选是受到了奥巴马精神的鼓舞。
在高贵林参选的西门菲沙大学二年级华裔学生沈庆宇(Andy Shen),移民自台湾,年仅20岁,得票1659张,在20位市议员候选者中得票数位居第16,值得嘉许,在选后的几天,他在家里还会接到支持他的年轻选民们鼓励和慰勉的电话,而且,通过参与市选,他与很多资深政坛人物成为了好朋友,新任高贵林市长史图华(Richard Steward)已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在小区服务事务上发挥作用。“这次参选是一个宝贵的经历,”沈庆宇坚定地说:“下次我还会参选”。
素里18岁的喜尔斯顿(Paul Hillsdon)前脚才迈出中学校门,后脚就跨进政坛。他报名同时参加该市议员和学务委员两个职位的竞逐,竞选议题集中在他同年纪卑诗选民最感兴趣的教育和公共交通两大重要事宜上,选举期间,在素里繁忙的天车沿线,常常可以看到他向来往行人派发宣传单的忙碌身影。他充满自信地表示,要让人们认识到,他的年轻,他的朝气蓬勃,恰恰是他最作为一个政坛新人最有价值之处。选举结果,他以11,443之得票数位列20位市议员参选人中的第13名,以14,399之得票数位居15位学务委员候选人中的第11名。
两位小将在政坛初试啼声即有不俗表现,真称得上后生可畏。现任省议员李灿明指,奥巴马效应的特点之一,就在于他激发了年轻人和少数族裔的参政热情,这在两位小将身上的确得到了印证。“多点年轻人出来参选是一件好事。”李灿明肯定地说。
进入相关专题: 华裔从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