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海南省第一个获得日本“国费留学生”资格的人。
他放弃在日本的工作与生活,决然选择回国;他放弃国内大城市优厚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到海南。
他是海南眼科界有名的“一把刀”,他把手术当作是一种艺术,每一次都尽心去构思、创造,力求完美。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了解到欧波的经历后,却发现他是一个老爱向“下”走的人。
欧波,海南省中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11月20日下午4点,在门诊看完病人后,欧波推开了他办公室的门。“我平时不常待在这儿,今天做了6台手术一直没回办公室,房里有点乱。”欧波一边往里走一边有些抱歉地说。
尽管从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调到省中医院的领导岗位已经一年了,欧波还是保持着当医生的习惯:爱到病房和门诊转转。
眼科手术做得“漂亮”
1985年,欧波毕业后分配到海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工作。眼球是构造很精细也很娇嫩的器官,要在小小的球体上动刀子,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对手术医生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极大考验。勤奋好学,颇有手术天赋的欧波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
1992年底,欧波和同事率先在海南开展了“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治疗近视眼。这比如今的激光治疗近视眼技术要求更高,完全是靠人工执刀,用宝石刀一点一点在0.5—0.6毫米厚的角膜上切开几条放射状口子。手要特别稳,力量要均衡,否则容易把角膜切穿,导致外伤性白内障、角膜炎症等。不过,欧波的精湛技术使这些患者手术一次性全部成功。
“我的手术做得很漂亮!”用“漂亮”一词来形容充斥着药水、鲜血和紧张气息的手术,可以想象欧波是多么热爱他的这份工作,他把它当作是一种艺术,每一次都尽心去构思、创造,力求完美。
“手术能做和做好是两个概念。比如,以前做白内障手术切口比较大,需要把整个晶体拈出来,这样容易把后面的玻璃体带出来。如果这样,手术后看病人的瞳孔,就是个D字型,有点瘪。我做出来的手术,病人瞳孔都是的圆圆的,和正常人一样。”欧波的语气充满了工作的成就感。
欧波的技术得到了老医生的赏识,经常有意把手术让给他做,锻炼他。“虽然我技术掌握得很快,但毕竟很年轻,有些病人不太相信我。我们当时的主任就和我一起进手术室,刚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都是他做,等病人麻醉开始起作用后,主任就给我做个手势,我们就位置互换了,由我来主刀。”欧波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