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国际 【字体 】【打印
大熊猫能否做中国标志? 中华民族为何是龙的传人
2008年12月29日 11:03  来源:广州日报   

    正方:说起中国,外国人自然就想起熊猫

  袁岳

  近日,大陆赠台熊猫“团团”和“圆圆”就正式到对岸落户了,这次赠台熊猫掀起了新的一轮熊猫热,大家再一次被提醒熊猫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熊猫也已经在很多国家(美国、日本等)扮演了中国人民与这些国家人们的友好使者的角色。在世界各地,说起中国,很多人能自然而然地想起熊猫,而且熊猫标志与熊猫玩具也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渗透率。我觉得,我们可以认真地考虑一下把熊猫当成当代中国标志的可能性。

  熊猫不只是珍稀动物,同时它性情温顺,姿态可爱,基本上没有任何负面的联想。传统中国的标志是龙,龙非常有气势,也已经成为非常固定的中国象征,但是龙本身也具有非常强的皇权、霸气的特点,因此在过去龙不是属于全民的而是属于皇家专有的;龙不是随便表现的,只在特定的场合出现;龙是抽象而特别的。关于龙是不是合适代表中国,曾经有学者提出这个问题,引起很大的争议,我觉得龙代表传统中国或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不大,但是代表正在更加开放与自由的当代中国,似乎显得有点不是特别相配。而熊猫则不同,它是具象事物,可以人见人殊,也可以人见人爱。而且熊猫说到底就是一种普通稀有的动物而已,没有任何垄断或者专属的色彩,人们在动物园里就可以看到它们。

  最近《功夫熊猫》受到了很多中国人与世界其他国家观众的热捧。我觉得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熊猫形象可以有的变化与延伸。我们可能从来没想到熊猫可以有“功夫熊猫”那个样子,所以要想让熊猫以更有文化感染力的方式代表中国和中国文化,我觉得熊猫形象需要也可以有更有想象力的发展。可爱的熊猫既然代表当代中国,就应该把当代中国人的动态变化、创新趣味、异想天开与丰富多彩,人格化地表现在熊猫上,那么熊猫形象会有更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甚至我觉得熊猫要能以更加趣味和可爱的方式进入小娃娃们的世界,让全世界的人民从小朋友时代就开始喜欢熊猫,正如我们今天很多小朋友从小喜欢麦当劳的小礼物那样。

  反方:濒临灭绝物种怎能代表中国?

  王永

  好友袁岳兄在其博客发表了让熊猫成为当代中国标志的提议,我以为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为什么珍稀,是因为熊猫濒临灭绝,而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怎么能代表当代中国?大熊猫作为中国国宝,保护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物种保护的范畴。然而,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却始终面临尴尬的境地。这一点,显然不符合当代中国的大国形象。

  而且,龙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风筝,衣服,甚至我们早上吃的面点都可以找到龙的影子。同时,龙有夔龙、虺、虬、蟠螭、蛟、角龙、应龙、火龙、蟠龙、青龙、鱼化龙等种类,龙的形式有坐龙、行龙、升龙、降龙、双龙戏珠、云龙、草龙、拐于龙、团龙等。正是因为抽象,才能体现中国人民无穷的创造力。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没错,最近《功夫熊猫》受到了很多中国人与世界其他国家观众的热捧。但可爱是一回事,能不能当标志又是一回事,米老鼠可爱吧,为什么美国人不拿它当成标志?

  为什么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是由女娲捏黄土造出来的。女娲创造了人类,那么女娲她自己又是谁创造的呢?按普遍的说法,女娲最早应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蛇图腾分布很广,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在奉蛇为图腾的地区,人们一般认“蛇”是“龙”的原形,“龙”是“蛇”的神性显示。所以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称家蛇为“苍龙”、“天龙”、“家龙”等等,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称“龙种”、“龙人”、“龙户”并建蛇庙,祭祀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编辑:谢萍】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