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柏峪秧歌戏:山村里的百年古韵(2)
2009年02月03日 15: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曾经的辉煌年代

  在清代及民国时,柏峪秧歌戏以戏班形式进行表演,不仅在本地,还时常应邀到外地“卖台”,石景山、海淀、昌平、延庆以及斋堂川西部山外河北省的矾山、怀来、涿鹿、赤城、蔚县及至内蒙古草原都曾留下他们的足迹。这是秧歌戏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了。

  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入侵,山乡的演戏传统一度中断,当年戏班保留的清代中后期的行头、道具等经历战乱,与村中的老戏台一同化为灰烬。

  新中国成立后,村中建起礼堂代替戏台,戏班也改为业余剧团,由村大队负责,村民们平时仍以务农为主,并不靠唱戏卖艺谋生。

  从唱戏的具体时间上看,从前柏峪村每当年节、庙会或是农闲之时都要唱戏:二月二,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过年时最为隆重,要从腊月二十三小年一直唱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昼夜不停。一部《卖水》能唱上一个昼夜,《罗衫记》也要十几个小时,这样的剧目有上百出,过完年戏码也不会重样。此外,祈雨时在各处龙王庙前都会给龙王爷唱戏,逢到丧事时唱“祭鬼戏”,迎婚时唱“恭贺戏”,还有京西煤业在腊月十七祭煤神爷,在窑神庙前也要唱“祭窑神”戏。周围四邻八乡的村民们不避山路艰难,成群结队地赶来听戏。唱戏的习俗艺事,既有信仰酬神、祈祷丰收的功用,又借以满足村民的文化娱乐需求,给古老闭塞的乡间生活增添了活力。

  百部剧目口传心授

  柏峪秧歌戏里保留着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有些还是整场的“连本剧”。据老艺人们回忆,从前的剧目大约有100多出,每出都有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字的唱词,但经过抗日战争和“文革”之后,很多剧目就因久久不唱而失传,很多老演员也记不清台词了。除了唱词,还有号称“九腔十八调”的十几种唱腔,各个行当,舞台布置,道具,演员的动作、表情,全靠民间艺人口传心授,没有任何文字的记载。如今有存目的是30多出,而能够完整唱下来,台词不残的就只剩下十几出了。近几年老演员相继辞世,这使剧团团长陈永禄老先生感到深深的担忧,剧目尚未整理,几十出已经失传,仅存名目而不知腔调、台词,而“会唱戏的老人一个个都走了”。

  陈老先生感到保存剧种的紧迫。他自己买来纸笔,在闲暇时找到村里会唱的老人们把唱词记录下来,作为平时排练使用的范本。2006年6月底,我有幸拜访了陈老先生。在他家床下有一纸箱,里面全是笔记本和各色纸张,记录着十几出戏的台词。但是,情况十分不理想,手写的台词已经污损、缺页,且有字迹不清、顺序错乱和别字等,记录的准确、详细程度也参差不齐;记录多为唱词和宾白,少数唱词前标有声腔;没有科范说明。

  这其中记录完整的秧歌戏剧本有八部:《罗衫记》、《鳌山灯》、《烧骨记》、《狮子洞》、《水牛阵》、《小金缎》、《过山》、《渡林英》(又名《变道》)。这些剧目尚可完整地演出。除了秧歌戏,还有一部山梆子剧本《算粮登殿》记录完整。

  记录不全的秧歌戏剧本有《还魂带》、《卖水》两部,这两部目前仍可完整演出,只是团长没有全文记录下来。另有几页不知名称的残篇唱词。

  除了这些已经记下的剧本外,还有很多已经唱不全且未被记录的戏,如《铁莲灯》、《西河沿》、《木鱼》、《打芦花》、《黄毛观》等等;此外还有大量剧目只有存目,唱词已经全部失传,如《四姐上吊》、《小姑子贤》等;最后一位会唱《田氏劈棺》的老人已于去年夏天去世,这出戏整本失传。

  2006年11月,我再次拜访陈永禄老先生。当晚,恰好剧团里的几位老人来串门,就在陈老先生家里唱了起来。秧歌戏以四弦胡琴伴奏,临时找不到,陈有发老人便以二弦胡琴暂时代替;没有鼓、锣、镲,老人们便以口发声模拟乐器,为我演唱了《罗衫记》里“苏云辞母”和《鳌山灯》里的“圆梦”片断。我有幸听到这古老的秧歌剧种,浑厚,苍凉,高亢,古朴。老艺人陈文良告诉我,他最爱唱《卖水》,这出戏讲的是赵美荣女扮男装进京赶考,得了状元后让自己的丈夫顶替,不慎被人发现,触怒了皇帝,下谕旨斩首,是包公救了美荣的命。老人回味说,这是过年时的经典剧目,二板起腔后,角儿们轮番登场,高亢豪放的唱腔每每让乡亲们忘记白天黑夜,忘记严冬的寒冷,只听得戏台上火热的表演和台下不断的叫好声。(王尧)

[上一页] [1] [2]

编辑:董方】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