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袭来,回国创业的海归情况如何?作为海归创业平台和孵化器的留创园怎样帮助他们“过冬”?近日,我们在细雨中到达杭州,采访了金融风暴中的杭州留创园和在这里创业的海归……
留创园主任的笔记本
管宇——杭州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主任,在各媒体关于杭州留创园的报道中,经常出现他的身影。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就是他的办公室。
知道我们要来,他早早等候在办公室,面前摊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旁边还有一叠文件。
话题就从眼前的金融风暴说起,管宇先介绍了杭州市应对金融危机的大环境:2008年11月起,杭州市委、市政府组织了“向万家企业送温暖”活动,全市机关干部都往企业跑,去看、去听、去了解企业都有什么困难,并制定了“六问”:一问企业资金周转情况、二问企业技改投入情况、三问企业出口情况、四问企业职工生活情况、五问企业全年目标任务情况、六问企业下一年任务制定情况。通过这“六问”,对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考察,解决问题,帮渡难关。
海归企业自然归到管宇的名下。连续两个多月,他几乎天天在企业里转,手里的这本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他收集到的各企业第一手资料。从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些加工制造企业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面临倒闭,而科研型企业,因为公司规模一般为中小型,独立性强、运转灵活,目前受冲击不明显。甚至对某些企业来说,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资源重新进行分配组合,这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海归创办的企业大多属于后者。
这一信号让大家非常振奋,杭州市委、市政府马上着手进行下一步,对于有困难的企业,减免各项规费,切实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组织各种形式的“海归沙龙”,用他们在国外积累的丰富经验畅谈“企业怎样过冬”。请市长与海归创业精英面对面,就一些问题现场做解答和批示,并推动了后期一连串相关政策的出台,放在他办公桌上的那些红头文件就是这些活动最丰厚的收获。
管宇翻动着他的笔记本,在介绍各企业情况时如数家珍。采访完毕,我们要到企业去看一看,考虑到他工作繁忙,不好意思让他再陪同。但管宇说:“不是专门陪你们,我也得到企业里再去转转,听听反馈意见,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问题,这样心里踏实。”当然,出门前,他没有忘了带上那个笔记本。
与其说是我们去采访,倒不如说是我们随同管宇在调研。走访过程中,他甚至比我们询问得更详细、更深入,还逐条记录在本子上。这一趟回去,他的笔记本大概又要用掉好几页了。也许不久以后,这个本子上密密麻麻的钢笔字就会成为又一个红头文件,海外留学人员来杭创业的优惠政策也会变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