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教育产业中占了极大的比重是那些以移民课程为主的专科学校,他们可以按照移民条例,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授课专业,并取得教育和移民部门的批准,吸引海外学生入读。他们一般教授的都是列在移民部紧缺职业清单上的,以容易移民就业为号召。这些学校的课程理应受过教育与移民部门的严格审理,代表澳洲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用以培养澳洲急需的合格人才。
早在2007年以前,只要通过学习就可以被认定为合格的人才。可事实上不少学生仅靠那些课程根本无法胜任实际工作需要,更何况有些学校教学上敷衍了事,学生能学得到的极为有限。
有时政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让学生无所适从,例如有所学校上课时间在教育部门被认可为102周,但移民部门却认为没能满足92周的移民门槛。这让倒霉的学生们,花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却有被拒之于移民门外的可能。我们无从知道教育部门如何认定课程的时间长短,但总有他的一定之规。那么批准102周的教育部门是否有义务向移民部门和学生们解释他们的理由。
移民部门又是如何认定他们的课程不足92周,也一定有他们的理由,如果移民部门早知道学校授课时间不足,为什么又允许学校向海外招收以移民为目的学生。假设学校申报的材料是符合102周,而实际教学没有达到,那么谁该负监管职责。假设移民部对授课时间的核定标准与教育部门不尽相同,那谁又有法定权利来决定。但无论多少假设,学生们究竟错在何处?目前他们的审理已被暂停,担心受怕惶惶不可终日,一旦移民部有理,他们就该卷铺盖回家吗?
移民部在制定移民政策时应该会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从澳大利亚人口知识技能结构的需求到就业市场中长期的预测,甚至应该了解不同国家移民的教育文化背景……
澳洲紧缺职业的清单在移民部网页上可以轻易查到的,诸如理发师,厨师,点心师,管道工……移民部通过确认一些合格课程吸收第三世界的留学生,由他们自费培训成为澳洲所需的人才(这类移民被称之为fully self-funded(travel、education、visa applications、assessment of qualifications、health and unemployment costs)新移民)。如何满足这类记分移民的要求也是移民部明文规定,有资格向海外招生培养这些职业的学校也是移民部与教育部门认可的。这对于任何一个海外人士来讲得到的信息是明确无误的,即只要留学生能达到这些要求就能移民,那移民部也是应该有准备来接受所有合格的留学生移民澳洲。
既然移民部说这些技能雇员在澳洲就业市场是紧缺的,而培训学校又是专业合格的,那留学生当然可以认为只要通过学习毕业后,就应该不难实现获取所需技能,找到工作来通过职业评估和积累一年工作经验,从而满足今天移民部的记分移民要求。但事实上不少学生发现学校上课的内容根本无法帮助他们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尤其是那些以发留学生财无视教学质量的私立学校。
其次,澳洲就业市场似乎也无法同时容纳几万名留学生的进入,今天不要说找一份正规的有薪工作,即使学生想通过要免费工作来积累经验也是难如蜀道。这不由人怀疑这些职业紧缺的可信性,因为既然紧缺而且又大量从海外招生,为什么会一职如此难求?或许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人会铤而走险去买工作经验,谁都知道做假是犯法的。来澳留学准备移民花费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谁又不愿意遵纪守法?
移民部的确应该有权利来修改不尽完善的条例,但修改时是否应考虑那些依赖于原有条例已做出无法改变决定的留学生们,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把新条例的生效日以入学为准。否则对这些学生来讲,新的条例与掠夺和欺骗又有何异?
移民部可以说他们从来也没有公开将移民作为留学的条件,但移民部是否能说他们从来也不知道留学生的真实目的?从来也没有意图从留学生中吸引移民吗?
那些送孩子来此读书的家长们以及学生们对澳洲政府的政策深信不疑,而现在澳洲政府有权在任何时候单方无条件地改变协议内容,另一方因为信任而毫无防备以至于受害更深,成为逆来顺受毫无力争弱势群体。这种做法对留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体现的是什麽样的澳式公平与公正?
那些正打算把孩子送来读书移民的中国家长们,了解到正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们的真实处境后,他们还愿意把自己省吃俭用的储蓄拿出来,送子女来澳洲读书吗?(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