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在世界上成为主要语言之一是必然趋势。中文在许多国家已成为发展最快的语言。据报道,全球约有2500万人在学习汉语,近10年来,来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保持30%的递增率。近几年来社会办学机构如雨后春笋,他们抓住海外各行业人士渴慕中国语言文化这一契机,加强语言培训与中外文化交流,大量专门人才的需求也将成为必然趋势。所有这些都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为双语双文化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和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强国的语言与语言强国》。他指出,理论上语言是一律平等的,现实中语言是有强有弱的。语言的强弱与语言所属社团的强弱盛衰成正相关。在国民总收入列世界六强、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一千美元的历史机遇期,我国应当审时度势,制定科学而且充满雄心的语言战略,使语言在国家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发挥巨力,保证将来国家强大时也有与之相称的语言强势。语言强弱不仅是国家强弱盛衰的象征,而且语言也会促进国家的发展强大。由此他提出汉语走强的战略与举措:
第一,提高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社会声望;
第二,加快中国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
第三,努力推进汉语的国际传播。
那么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具体的重大举措呢?
第一是在世界范围内创办“孔子学院”;
第二是举办“汉语水平考试(HSK)”;
第三是实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
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对外汉语”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的扶持,是所有当代大学生应该予以关注和支持的事业。
最近,教育部公布2009年高考新增或调整的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外汉语”和“动画”等社会急需、就业前景看涨的专业成为高校首选。据统计,今年全国共有32所高校同时新增“对外汉语”专业。在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的今天,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