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新加坡《联合早报》:年轻藏人拥有更强生存能力
2009年03月11日 09:59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1日刊出中国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韩方明的文章说,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一直极受海内外关注。中国2008年9月发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让人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政府和民间为保护藏文化和自然环境所做的努力。保护西藏文化的最好途径是发展。

  文章摘录如下:

  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一直极受海内外关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在2001年11月首次发表《西藏的现代化发展》白皮书,2008年9月又发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让人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政府和民间为保护藏文化和自然环境所做的努力。海外某些人称之为“宣传”,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至少是太简单化了。

  需要豁达的包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国度,56个民族早已结成一个生命共同体。随着时代在前进,所有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同时也在自我改善、互相融合。

  在这个进程中,有些落后于时代的习俗逐渐淡出,有些古老的民间工艺、传统的生活形式被移到博物馆或者记载在典籍中。有时候,这一点显得有些残酷,但也许只有这样才是正确和科学的态度与方式。我们是不能抗拒时代进步趋势的,更不可能将历史的方向逆转过来,而应该吐故纳新,豁达地包容不同的东西。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人们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主张全盘放弃旧东西去接受全新的世界,要么就是抗拒现代文明,回归到过去。实际上,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无论是旧有的还是全新的,若它能给人类带来舒适和安全,那就不必故意予以抗拒。故意地去破坏或者故意地去抵抗,都违反人性的需求。

  现代化就像一列快速行进的列车,我们可以躲闪却无法制止。现代化早已对原有的生态、原有的生活方式、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影响,只是在一开始,人们都不情愿改变,因为改变过去,在短期内难免会让人感到不舒适和不安全。

  笔者走遍了几乎所有藏区,在观察和体会藏族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时,也看到因为固守某种古老生活方式而使生活长期处于不理想状况,创新能力更是处于落后水平。那些走出去开阔眼界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藏人,在与其它民族认识、交往和贸易的过程中,解放了思想,变得更加聪明,拥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

  这就使我发现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藏民族在原有的土地上产生了分化,最先是思想和观念,紧接着就是生活方式。比如,从前民间工匠手工制作的家具是十分精美的,而且经久耐用,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完工。而后来,藏人发现,其它民族使用机器生产的家具,更加精致、美观和大方,而且价格低廉。这样就必然有一道选择题摆在眼前:选择第一种还是第二种?

  传统文化无法避免的挑战,不是一个集团或者个人的破坏,而是时代发展进程中的淘汰法则,没有人能够阻止或改变。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固步自封,最终结果必然是衰败。

  因此,我们要反对滥用“文化保护”的口号。部分传统文化形式应该留在民间,但有部分只能放在博物馆。汉民族不可能再把汉朝服装拿出来穿上,蒙古族牧民也不会放弃摩托车而永远骑马奔跑。笔者向来主张: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对藏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普查和登记,对藏区各地传统手工艺、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承较好的民间艺人、文学家、艺术家,进行登录和编制名册,同时也可以颁令要求和鼓励藏民主动申报项目。

  二是对藏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自治区内立法保护,拿出专项资金来支持和保护那些仍然被很多藏民推崇和使用的民间传统,予以保护和弘扬。

  三是建立国家级的藏文化博物馆,将那些已经和即将淡出生活的工艺品、文化传统、舞蹈、绘画形式,还有藏区不同地方的民情风俗都在博物馆里展示,作为一种有效的记录和保护方式。

  四是坚持每年出版诸如白皮书这样的出版物,增加更多实例,多语种、多形式向海内外公开发行,让世界充分了解藏民族文化的过去和现在,并关心和支持藏民族文化的未来,继而消除误解和偏见。

编辑:刘郁菁】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