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华 静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这句话鲜明地道出了乌镇的别致和神秘。
我在这个有着1300多年建镇史的古镇上行走时,仿佛蹚在从古筝里流出来的水中,又如同乘着深沉而又厚重的风。在这里,唐代银杏宛在,六朝遗胜犹存。在那些朴素的青瓦白墙里,很容易让人寻觅到正走向远方的乌镇情绪。
乌镇的生活
小桥,流水,人家,我。构成一张张永久的记忆画。
虽然因为二期维修,乌镇的人们暂时搬离了乌镇,但乌镇人的气息依旧飘荡在空气里。静心细听,从那河埠上的台阶处仍有水声传来,船家软软的乌镇方言以及浣衣女的笑声、茶馆里热闹的聊天声、街面上商家叫卖的吆喝声,都定格在水墨画一样的眼前。没有人的乌镇更加折射出这个古镇的浓浓情怀。一条条短短百米长的小街上,包含了古朴的民间工艺作坊和民俗工艺,店铺有三白酒作坊、蓝印花布作坊、糕点作坊,往细里说还有布鞋作坊、铜饰作坊、湖笔作坊等。石桥巷陌之间,因了蓝印花布的闲雅轻灵和这些乌镇特产的制作,越发显出古镇平凡而又传奇的浓浓韵味。
乌镇的先民之所以挑选了这块肥沃的土地生存,是有他们大智慧所在的。寒来暑往,四季交替,乌镇以它的不变应着万变。来到乌镇,品上一杯乌镇的茶,吃上几块乌镇的油炸臭豆腐,嚼一把乌镇的青豆,似乎才能领略到乌镇的文化和内涵,触摸到乌镇跳动的脉搏。
我好奇于乌镇的生活,在那些饱经沧桑的门板前,在那些青青的石桥上,在那些水边的美人靠上,我感怀这水乡古镇的可爱与质朴,更感怀岁月湮没不去的江南风情竟能在今天保持得如此完美。
乌镇的缤纷
美酒,小吃,香茶,佳肴,戏曲。缤纷出乌镇生活的色彩。
乌镇悠然地投入到自己多彩的每一刻时光里,让忙碌和辛苦跳跃在那些别有风味的水乡宁静中。
流传于乌镇乡间的姑嫂饼,不腻不寡,一口乡野滋味咸甜适中;乌镇美酒三白酒以其最简单的工艺原料,酝酿出独特的琼浆,如同乌镇的生活,平凡中蕴藏着惊喜;乌镇还是杭白菊的原产地,在朵朵如玉洁白的花瓣上,闪耀着乌镇人与生俱来的魅力;我们没有机会在乌镇听到三跳书,看到皮影戏和花鼓戏,但我们知道在这里能找回传统艺术的同时,也缅怀了乌镇曾经缤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