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她)们在想爱时也一样海誓山盟,但从他(她)们嘴中吐出来的爱情诺言,还没来得及传进对方的耳朵,一阵“蹦的”的嚣叫声,就足够让他和她,抖动起身子寻找下一个“曾经拥有”的爱情。
二十六岁的文文,就属于这样的女性,她是一个成功白领,但她只要一在人群中坐下来,一开口总是关于她种种“曾经拥有”的过去,玄乎又玄的爱情故事,闭口呢,更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什么叫爱情,早就看透了。她现在正狂热地和另一个男人同居,她说:我们在一起就是为了此时此刻在一起玩,她大方地说,她根本不可能和那个男孩结婚,我们讲好了,能拥有这一段爱情就行。
从上面这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只要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对“从一而终”之类传统爱情的改革与背叛,是新人类对“顶峰爱情”的一种追求,是对非常爱情的一种弘扬和肯定。可实际上,却是把一大群不知爱情为何物的少男少女误导入“爱情就是欲望,爱情就是一时冲动,爱情就是填补空虚,爱情就是在咖啡厅里品咖啡的味道,在舞厅里跳舞的感觉”这样的歧途。
包装+待价而沽=爱情
时下,只要我们打开电视,几乎每一家电视台都可以看到×××相约、真情×××等电视征婚栏目,而我们要是打开报纸呢?靓女十万征婚,百万富翁登广告自我作秀的征婚广告也一样触目皆是。这些渴望爱情的男女们,经过精心打扮、费心包装后纷纷登台表演,他(她)们一旦感觉到在自己的眼前出现了“爱情大餐”便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变成学历、财产、地位拍卖出去。
“包装+待价而沽=爱情”在今日的“剩男剩女”中几乎成了一个产生爱情的标准模式,关于这种模式的是是非非,大家几乎都把话讲老了,然而,依然不能阻挡“剩男剩女”们前赴后继,热闹加喧嚣地把自己依照这个模式销售出去的热情。
因此,赞同的人说,这是一场爱情的革命。
因此,反对的人说,这是一场爱情的灾难。
可笔者却认为,它至少是如今爱情日趋庸俗化、功利化的罪魁祸首。……
其实“包装+待价而沽+速配”实际上等于的是什么呢?包装的目的旨在美化自己,待价而沽意味着活生生的生命只是一堆金钱和权力的附属品,而速配,则是把两个彼此需要又困于“某些阻碍”的人,通上高压电……
由此种模式产生的爱情,那爱情的本质意义已被物质权衡的现实肤浅所取代,爱变成了物质加欺骗的附属品,变成了一种效率加游戏催化出来的泡沫。
如此,孔雀开屏般的展示自己,然后挥舞着黄金铸就的爱情之箭,射中谁就是谁的爱,假如人间真有丘比特,真不知那爱神会不会一气之下折了他手中所有的爱情金箭? (摘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东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