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 我们从映秀出发,前往卧龙。映秀到卧龙,有45公里的距离。这条连接“卧龙特区”与外界的公路,是四川灾区最后修通的路,于2008年10月15日抢通; 但这条路远没有都汶路那样平坦,其中损毁最严重的路段为映秀至耿达这20多公里。走在路上,放眼看到的全是地震时被撕裂的山体,大面积的滑坡,飞石经常从山上滚下,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 过往的车辆有很多被飞石击中。地震后走过这条路,每个人都能亲身体会到地震给当地生态造成的破坏。四川路桥川交公司已承担了从映秀至四姑娘山路段的二级路面的施工工程, 预计两年后可以全线通车。 中新社发 罗小韵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中新社映秀五月六日电 题:伤痕·感恩·渴望--重返震中映秀
中新社记者 翁阳
一块约数十立方米的楔状巨石狠狠地插在蜿蜒群峰与滔滔岷江之间的狭窄通道,血红色的“五·一二震中映秀”赫然镌刻其上。在二00八年五月的那场旷世浩劫中,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突爆,顷刻之间便几近摧毁了这个风景秀丽的天府小镇,全镇上万人口十去其七。
裸露的伤痕
如今,映秀镇南面的那块巨石已成为汶川大地震的标志性“伤痕”,游客亦多在“天崩石”前拍照留念。
自今年二月开始,本地女孩董旭和与她相伴长大的刘敏都做起了镇上导游。为了让世人更加真实地了解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两个二十岁的羌族姑娘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份每月五百块钱的“残酷”工作。
“你每天都要去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揭自己的伤疤,但又不得不把自己的痛苦记忆和情绪拼命压抑回去”,董旭讲话时眼帘低垂,嘴角也时常会有些抽动。
对于少数游客以猎奇语气提出的诸如“你们这儿死得人多还是某某地方死得人多”等问题,董旭和刘敏会感到恼火。刘敏说,出于职业要求她们不能发怒,只好用“多想一些高兴事情”的方法进行排解。
沿着“天崩石”向北步行,贩售饮料食品、地震写实画册与光盘以及吊唁用品的小摊位随处可见。在时断时续的细雨中,一些游人手捧买来的菊花前往半山腰上的遇难者公墓凭吊哀思--数千映秀人长眠于斯。
记者从墓地向东眺望,山脚下曾经的满目废墟大多已不见踪迹。在片片整齐排列的蓝顶临时板房之间,被保留下来的漩口中学遗址分外醒目,残垣顶部竖起的鲜红国旗猎猎飘扬。
常存的感恩
新建的映秀幼儿园、映秀小学以及集贸市场汇集在岷江岸边的一片板房区内,而其对面几十米处就是漩口中学遗址。五十岁的马锡英告诉记者,当时无数逝者遗体就摆放在这里,惨痛场景令她不忍卒说。
回忆起孙子的不幸罹难,语气平静的马锡英难掩哀伤,“当从废墟中挖出来后,我整整抱着他一个晚上,直到身体彻底冰凉”。
地震刚刚发生后的数日内,难以逾越的道路阻断令大批救援物资根本无法从都江堰运至映秀。在那段时间里,马锡英一家的所有家当全被埋于瓦砾之下,衣食无着的他们甚至要在废墟中为孙女寻找可穿的衣物。
随着救援行动的不断推进,镇上的情况不断好转,百姓的衣食住行逐渐恢复,直到现在每天都会有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进来。马锡英说:“我们镇上老百姓最感谢的就是人民解放军、温总理还有各地赶来的救援者,如果没有他们真不知日子怎么过下去”。
马锡英与丈夫现在居住的油毛毡房就是当时由解放军火速搭建的,现在的集贸市场设施也是部队搞起来的,“他们呆了几个月就走了,大家很舍不得”。一名在成都就读硕士的志愿者回到学校后还经常给她寄来各种生活用品,一位日本记者在得知她孙女生日是八月八日后,专程回成都买了奥运福娃送来做生日礼物,这些都让马锡英难以忘却。
马锡英还清楚记得地震发生后温总理一共来过映秀四次,特别是满眼泪水的总理主动与她握手的那一刻。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马锡英说,她和镇上的百姓都期待能够再次见到总理。
在采访过程中,都汶高速与各种重建行动的机械轰鸣声不时在耳边响起,而这里电信3G上网的高速流畅更让记者感到意外。
地震爆发时正在漩口中学就读高三的刘敏告诉记者,镇上的援建人数早已超过了本地幸存的三千多人。
新生的渴望
死里逃生的刘敏曾到对口支援省份广东读了两个月的书,不过她和有过外出打工经历的董旭皆选择了留在映秀,并且暂无读大学的考虑:“地震让我们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这里几乎所有人都失去了家人或亲朋,镇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愿也没有离开过”。
对于现在的居住环境,董旭和刘敏总体比较满意。董旭说:“吃喝有保证,地震过后也没有出现疫情,每天都会进行消毒。只是随着天气转暖,或许是板房材质的原因,一些女孩身上起了很多感觉发痒的红疙瘩,抓破后留下的红斑也总不能褪去”,她还撩起裤脚给记者看那些瘢痕,“因为这个,现在镇上很多怀孕的妇女都到外地生孩子去了”。
作为地震重灾区之一的映秀,原本就不充裕的农田因损毁与搭建临时板房更加稀缺,很多以往自己种菜的百姓如今不得不增加一项买菜的开销,一些商户在灾难中亦家财尽失。尽管因震中“成名”的映秀较以往吸引到更多的游客,但大家还是对长远生计感到忧虑。
百姓们更渴望早日告别临时板房,能够像周边一些灾区那样早日住进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新房中。
在映秀幼儿园教室外,在欢快音乐的伴奏声中,几十个孩子追随着老师的肢体动作绕圈嬉戏。孩子们天真浪漫的笑容与滑稽可爱的模仿让马锡英一时看得痴迷,记者也暂时放下了沉重。
马锡英悄悄告诉记者,她的儿媳在震后又怀孕了,预产期大概在七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