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地震灾区重访:一年后人们的生活步调已一如从前
2009年05月08日 08:48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绝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这句话,应该献给从2008年地震之殇中走出来的中国。面对满目疮痍,面对山河失色,面对痛失亲人的眼泪,我们没有低头,我们重又挺起了悲壮的脊梁。于是,曾经的满目疮痍变成了今天的气象万千,曾经的山河失色变成了今天的姹紫嫣红,曾经痛失亲人的眼泪也变成了今天憧憬希望的笑容。一年里,我们感怀着,收获着、成长着。等待了这么久,我们的苦难终将得到否极泰来的补偿。细细想来,这一路的点滴苦痛,原来全都是收获;这一年的砥砺,让中国浴火重生;这一震,也震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美德之花:在废墟上怒放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渗透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进程之中,并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5·12汶川大地震”仿佛是上天的一份考卷,考验着中华民族的人性,而正如境外媒体评论的那样,中国人以高分通过了这一考试,朵朵绚烂的美德之花在废墟上怒放。 

  仁者爱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灾难牵动着中南海的心。地震发生仅一个多小时,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拯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地震发生四小时后,温家宝总理踏着泥泞到了灾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你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你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为了重建,总理又不顾个人安危,四赴灾区,七至北川;今年元旦,总书记来到绵阳、德阳、成都、阿坝等地的重灾区,深入重建工地、企业车间、农村村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和学校、卫生院……与民同忧,为民操劳。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以“爱人”的仁者之心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而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清华大学的学生黄志超,去年7月本科毕业后,在已经被免试推荐为研究生的情况下,主动申请作为西部计划抗震救灾志愿者,前往地震重灾区四川什邡进行志愿服务,而他的学校也为他保留学籍并给予最大的方便。

  江苏省负责对口支援绵竹的灾后重建,已排定了援建项目198个,预计投入约100亿元财政资金对口援建:绵竹市江苏工业园,九龙镇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汉旺镇无锡工业园,曾经的灾区已经流进了同源的血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齐心协力,共建共生,不离不弃。 

  灾难是历史的燧石,而中华传统美德之光照彻了整个灾难隧道,中国人民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精神也成为传统美德在新时代最好的诠释。我们看到,美德之花盛开在地震灾区的废墟上,也盛开在整个中国大地上,我们坚信这样感人的美德之花,也必将结出再建美好家园的硕果。 

  感恩的心:爱将与我们同在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就是中国的感恩。中国人在大灾过后表现出的大爱,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而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们,上至白发老人,下至童颜稚子,同样将于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用感恩的心和行动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地震过后,一位灾区网友面对无数亲朋好友、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问候,怀着感恩的心,冒着余震的危险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了她的整个地震经历,为人们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2008年底,四川灾区2739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把感恩之心化为报国之志。一年前,他们还在震区的废墟中惊恐不安;一年后,他们已是抗震救灾英雄部队中的优秀一员。对灾区的百姓来说,迅速实现从“被救”到“救人”的角色转换,正是他们表达感恩之情的最好体现。 

  2009年4月24日,曾在地震废墟中被埋104小时的李青松来到什邡市蓥峰化工厂,祭奠在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工友。被成都军区某部成功救出后,李青松就作为志愿者参加了抗震救灾,如今已是成都军区某军械训练队战士的李青松说:“如果没有这场灾难,我不会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人民子弟兵的伟大。能加入到这么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中来,我很自豪!” 

  在平武县坝子乡初中,有一个被称之为“汉堡班”的班级,44名学生在成都志愿者的关怀下,第一次吃到了汉堡包。从这个学期开始,“汉堡班”的学生为了表达感恩之情,每人每周捐1元,已经连续3个月共捐款360元给中华慈善总会。为了节省下这1元钱,“汉堡班”的许多孩子省吃俭用,他们懂事地说:“叔叔阿姨把爱给了我们,我们要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钱虽少,但积少成多,就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一年,这一年里,我们更加懂得了感恩,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心怀感恩的人和事,我们也更加相信唯有心系他人、懂得感谢的人,才会拥有更强大更豁达的力量。人心如此,社会亦是。 

  坚强的人:太阳照常升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得川之北10万平方公里土地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天崩地裂,阴阳永隔。我们虽然没有拒绝灾难的权力,但却有选择面对灾难的方式。面对天灾,13亿中国人用坚强的心筑起了一道震不垮的精神长城,在这一年里,太阳照常升起。 

  灾难面前,是党铸就了坚强的堡垒。胡锦涛总书记赶往四川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亲临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即奔赴灾区,在黄金救援的72小时中,辗转九次视察七地灾情,召开六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用高效、迅速、果断的指挥赢得了强震下拯危救困的宝贵时间。到灾区慰问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中国政府救灾行动“坚强有力”。灾后重建,又是中央一声令下,各方迅速行动:对口支援,19个省市与灾区人民一起站在废墟前,受灾群众生活安置、抢修因灾毁坏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工作快速有力有序展开,配合密切。倘若没有这一坚强的堡垒,就不会有这份临危不乱和井然有序。 

  灾难面前,是人民铺就了坚强的基石。震后一年,这些失去了家园的人们不等不靠不要,咬紧了牙,拼的就是一口气。谭国强,映秀小学校长,曾经在震后一夜白须,妻子和岳母就被埋在咫尺之外却来不及救助,为了救师生几天几夜没合眼。这次来采访,事先已经知道他不让媒体勾起师生们的伤心事,像家长一样的长者担当让人钦佩。他的办公室里挂着震前学校的全貌,他的电脑里存的是学校新的规划图,他说,“地震带来伤痛,也给映秀小学注入了很多新的力量。”现在,作为一校之长,他的工作关键词是“快乐”,“我要让师生们快乐生活、快乐学习”。为此他自己带头快乐起来,天天带着笑脸进课堂,费心丰富学校的课余活动,精心组织老师们外出采风,他的手机里存了很多学生的笑脸,他记得所有因地震致残的孩子们的名字……看着谭校长脸上的笑容,我没有问他是怎么捱过这一年的,我相信地震逼出了坚强,带领上百口人活下去的艰难更激发了他的坚强。 

  是啊,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困难。若随逝者而去,或者活在过去里自暴自弃再容易不过,但是要留在这里活下来并且活得好,更需要一份重生的勇气。这次到灾区,遇到很多喜事,那位大地震后把遇难妻子绑在背上,用摩托车载回家而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男子吴家芳最近重新组建了家庭;在地震中失去女儿的向峨乡村民李富才刚为自己新生的孩子摆了满月酒;还有无数叫做“震兴”、“爱军”的新生命降生并且茁壮成长着……经过大灾难的洗礼,在废墟上获得新生的不仅是物质家园,更有精神家园! 

  在宝山村村委会,我看到了宝山人自己做的英模录,扉页上写着:“八级地震,摧毁了生命和财产,摧毁了公路和桥梁,摧毁了肉体!但是,它摧不垮我们的灵魂,摧不垮宝山人用心血凝聚而成的‘同心奉献、拼搏创新’的宝山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弘扬、传承下去,前进!忠诚的宝山人!前进!不屈的宝山人!”当我读到这番话时,热血沸腾,眼眶湿润。我四次来这里,都亲眼目睹他们拧成一股绳,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从废墟中站起来了,生产恢复了、产业调整了、住房重建了……各项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 

  此次灾区重访,看到一年后人们的生活步调已经一如从前,日日劳作,闲时打打麻将,聊聊家常。采访中遇见很多人,见面的时候笑逐颜开,畅谈未来,后来才知道他们在地震中失了手脚,已经习惯假肢,动作虽不灵便,但是不影响心情和生活。就是这些不怕辣的四川人,拥有宽广的胸怀,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吃苦的精神,朴实的情怀,知足的心态,每每想起,总让人动容。他们没有被眼前的荒凉吓倒,那碎石瓦砾里,除了破灭,还有可以任意规划的宏伟蓝图;也没有被身后的苍茫威慑,那泪眼婆娑里,除了悲伤,还有可以承载一切的挺拔脊梁。(郑晋鸣)

编辑:张冬冬】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