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奥巴马历时四个月布下对华政策“七星”团队(2)
2009年05月22日 18:00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驻华大使洪博培:汉语说得顶呱呱

    “洪博培将成为向奥巴马传递中国信息最重要的渠道,最直接实施奥巴马对华政策的官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美关系问题专家董秀丽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外界认为,现年49岁,美国犹他州州长洪博培的获选源于他熟谙亚洲事务的从政经历和其浓厚的中国情结。洪博培是全美唯一会说汉语的州长,任职州长时,他还致力于在犹他州传播中华文化。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认为,洪博培将会为美中双边关系的两个重要领域贡献专长,“他们是贸易和环境。”洪博培有很强的对华商业往来背景。奥巴马提名他时,说到的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当前经济危机下,美中两国要加强贸易和商业合作。

  洪博培还是最早预见到气候变迁议题将成为美中合作关键议题的政治家之一。2006年,他在上海演讲时,就提出美中两国应携手应对全球变暖。而这一议题三年后成为国务卿希拉里访华时的核心话题。

  “我们将致力于把美中关系推向一个新高度,不仅要集中精力解决我们的分歧,更重要的是重视如何让两国团结一致。” 新上任的洪博培表明自己推动美中关系的决心。

  负责亚太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葛瑞格森:太平洋军权握在手

  当类似“无暇”号间谍船海上对峙事件发生时,负责亚太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华莱士·葛瑞格森便会迅速了解情况,将最新事态经由国防部长向奥巴马汇报。

  葛瑞格森负责监控亚太地区安全态势,评估亚太安全机制,审读研判其帮办递交的关于中国军备发展、军事战略、对外安全政策的报告。

  “葛瑞格森对奥巴马的对华安全政策制定起关键作用,奥巴马在决策时葛瑞格森的意见将是其主要的考虑因素。”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孟祥青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去年夏天,中美军事交流因美对台军售受阻。《华盛顿时报》认为,葛瑞格森将担负起美中两国重启军事交流的重任。

  现年63岁的葛瑞格森曾在美国海军服役37年。年近花甲时,葛瑞格森还担任过太平洋最高海军将领。

  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米德伟:娶台湾太太的高级军官

  在五角大楼里,最直接处理中国事务的则是葛瑞格森的帮办德里克·米切尔(中文名米德伟),他接替在中美军事交流恢复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谢伟森。

  米德伟的工作是对中国的军备发展、军火贸易、军费开支、安全机制和对外安全政策、意图进行详细的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政策,交由助理国防部长审批,他直接对葛瑞格森负责。由于五角大楼业务分工调整,米德伟顶头上司葛瑞格森工作将以阿富汗为主,至于东亚,米德伟拥有很大的主导权。

  11年前,当时年仅33岁的米德伟因为负责撰写美国政府首度发布的《东亚战略报告》,轰动美国政坛。他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熟悉亚洲事务。克林顿政府时期,他曾负责国防部的日本事务,也曾主管南洋事务,后来出任中蒙台港科科长。

  在被奥巴马提名前,米德伟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任资深研究员,负责所有与亚太相关的研究计划。这段期间,他与亚太诸国保持密切联系。中国就是米德伟重要的一站,他曾赴清华大学学习汉语,并借此实地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现况。

  “米德伟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富有反思精神,能公正客观地看问题。”在清华大学与米伟德有过多次交流的孙哲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他对台湾问题也很有研究。米德伟曾在台湾的英文媒体任职,更为媒体津津乐道的是,他还取了一个台湾太太,妻子李弘敏曾任台视驻美记者。

  他们对华打的是“组合拳”

  就中美关系,美国最重要的外交双边关系之一而言,奥巴马面临中美两国的复杂形势、台海和涉藏问题,亟需一支深谙东亚事务、了解中国和中国人、能为总统决策提供思路和见解的队伍,这正是奥巴马耗费4个月组建中国政策团队的重要背景。

  “奥巴马现在的对华政策基调还是以合作为主,希望密切与中国合作,共同走出金融危机,十分务实。”复旦大学国家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在《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表示,奥巴马的这支对华政策团队,则是围绕这一大的主题,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

  奥巴马对华决策有四个部门直接参与,分别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和驻华大使馆。“这中间需要一个至上而下,再由下至上的过程。”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张志新向《国际先驱导报》介绍,对华决策首先是由奥巴马提出意见,再向下传达各部门,各部门对总统的意见进行调整和修正,提出具体政策,最终汇总至国安会,再传达给奥巴马,最后由奥巴马拍板定案。

  而在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团队中,除了文中所提及的与中国频繁接触的官员,还可以囊括更多在美国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虽不“专攻”中国,但无疑对华外交是他们任务的重中之重。比如,国务卿希拉里,在演讲中高频提及中国,欲在中国施行其“巧实力外交”,3月的东亚之行更将中国作为最后一站,被外界解读为最重要的一站;财政部长盖特纳被誉为务实派,他将于月底访华,与中国就两国应对金融危机进行磋商;华裔商务部长骆家辉则计划9月份访华,他此前多次访华,熟悉中国事务,外界认为奥巴马选择他出任要职,有助于化解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风险……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团队能量很大,在美国的对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扮演重要角色。虽然他们各自分工不同,但观点能达成一致。”孙哲如是评价奥巴马对华政策团队的整体风格。沈丁力认为,“难以将他们简单归入为亲华派,或是反华派,而应该说是知华派,他们清楚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很了解中国,知道怎样和中国人打交道。”(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陈璟贝)

[上一页] [1] [2]

编辑:谢萍】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