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心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
“今天,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无时不感激那些为我们献爱心的人,我一定加倍努力,用优异成绩回报那些献爱心的人”。这是金寨县桃岭乡东岳威刚爱心小学学生张宗源在侨(爱)心小学投入使用时的真情表达。这只是全省近2万名受惠小学生感激侨(爱)心小学的一个缩影。五年来省侨联实行省市侨联联动,共兴建侨心学校61所,总投资1220万元,争取地方配套资金1400多万元。
“侨心小学”建设只是省侨联实施的“侨心工程”项目的一个内容。全省各级侨联与马来西亚星洲媒体集团等海内外20多家慈善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五年共争取捐赠7030.67万元人民币,其中省侨联直接争取3100万元人民币,被中国侨联授予“组织实施侨心工程先进单位”。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合作,实施“爱心助学计划”,累计接受捐款800多万元,资助贫困中小学学生15056人次;与台湾爱基会合作,实施“捡回珍珠计划”,在六安、合肥等地开设“珍珠班”8个,累计接受捐款181万元,资助学生400名;实施“一个孩子一个蛋”营养工程,接受捐款25万元,受益学生770人。
动员各界力量参与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是满足各界愿望,发挥侨联作用的又一积极尝试。2008年安徽省重大冰雪灾害发生后,争取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等海外侨胞捐款110多万元,并及时下发灾区。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省各级侨联组织筹集救灾款100万元,及时发送到四川灾区。省侨联会同马来西亚星洲媒体集团赴四川灾区考察,协助该集团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重建5所中小学。
推动海外捐赠的制度化建设是省侨联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省侨联负责人在谈到公益事业建设时指出。省侨联已成立了刘少雄博爱基金会,该会捐资35万元,在安庆等地捐建4所爱心小学。正积极推动制定《安徽省华侨捐赠条例》,促进安徽省海外捐赠法制化建设。
海外联谊渠道得到新拓展
没有请进来,就不能让外界了解安徽、走进安徽。五年来,全省各级侨联组织共邀请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9942人次来皖参观考察,其中省侨联接待500多人次,包括中国侨联海外顾问团、皖籍侨胞孟祥瑞及其合作伙伴阿联酋亲王团、俄罗斯华侨华人总会等10多个重要团组。积极邀请美国洛杉矶“安徽之友”、德州“安徽之友”中英文交流访问团200多人,先后五次来皖,与安徽省10个市县2000多名公务员和中小学师生开展交流活动。目前,省侨联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侨团侨社建立了密切联系,形成一支爱国爱乡的友好力量。
没有走出去,就不能真正了解世界,融入世界。五年来,省侨联先后组织了近10个侨务考察团,分别出访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5次随同中国侨联和省政府领导干部出访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参加了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恳亲大会、香港永春同乡会等重大活动,宣传推介安徽投资环境。组织“侨声艺术团”赴菲律宾、马来西亚慰问演出,增进了安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
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基层侨联组织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五年来,先后有5个省辖市10多个县市区成立侨联组织,3个省辖市召开首届侨代会,3个省辖市成功换届。目前全省侨联组织已达14个省辖市20多个县市区。省侨联会同省委教育工委召开了全省高校侨联工作座谈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侨联组织建设的意见》,已有6所高校建立了侨联组织。
“这次培训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提升的机会,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培训交流活动”。这是参加全省侨联系统首届干部培训班的学员穆林在总结交流会上说。省侨联于2008年11月举办了全省首届侨联系统干部培训班,中国侨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林明江为培训班作专题辅导报告。这次培训班共为学员进行了科学发展观、国际形势、涉外知识等培训。学员纷纷反映,学习收效大,学习成果好。省侨联还通过以会代训、举办专题培训班、专题讲座、参加中国侨联集中培训等形式,加大对侨联干部和委员、常委的培训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省侨联机关选举产生了机关党总支和工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机关生活日益活跃,评为省直“三优文明”单位。(陈茂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