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晴来到西班牙后,每天除了在自己的出租房里上网打电话外,就什么事情也不做了。而且花钱一向大手大脚的小晴仍像在国内时一样,三天两天地伸手向大华要钱出去购物。“我早就跟她说过我是一个打工的,不是什么大老板。”小晴每天挥霍无度的开销,让大华觉得有点受不了。那个时候,吵架也成了很平常的事情。大华叫小晴去找份工做做,一来学点语言,二来可以减轻两个人生活的负担,可是一向玩惯了的小晴根本不愿意出去工作。“一个月才六七百块钱的工资,还不够我买衣服和化妆品。”面对这份大华通过朋友介绍来的百元店工作,小晴不屑地翻了翻白眼,照样窝在出租房里打游戏,对此,大华也毫无办法。
那段时间,真让大华觉得是自己有生以来最辛苦的日子,下了班后,还要回家烧东西给她吃,还要像奴仆一样地伺候着家里的“姑奶奶”,大华觉得自己忙得心力交瘁。那时候,大华也在想,反正你不出去工作,大不了我辛苦一点,先养着你,趁着小晴没出去工作生个孩子,再把孩子带回国内去。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小晴的肚子还是“风平浪静”,而此时忍不住去问原委的大华才知道小晴一早就采取了避孕措施,根本不想和大华生孩子。“你连我都养不起,还生个屁啊!”一句话,把大华气得够呛。
到了这个时候,大华才觉得自己的婚姻已经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回国“闪婚”的决定让大华后悔不已,虽然这么些年来,大华一味地在忍让,但生活还是把两个人逼到了反目成仇的角落。“那几年,我所有的积蓄都花在她的身上,根本没办法开个夫妻店,过小日子。”面对着自己娶来的这个“想当老板娘想疯了”的妻子,大华也深感无能为力。结婚几年的全职太太生活,早已养成了小晴好吃懒做的性格,兜兜转转一圈后,找工还仍然是高不成低不就。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在一起,总有零零碎碎的矛盾,为了避免和大华的争吵,小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订了机票回去去玩了半年,而由于赌气,在国内时也经常不接大华的电话。而此时的大华也觉得小晴好像变了心一样,但苦于山高水远找不到小晴的任何把柄和证据。每次大华打电话回去时,小晴总是爱理不踩,当然,也没有再向大华开口要钱,大华还以为自己的妻子回国尝尽了苦头,终于懂得节俭和收敛。
等到小晴再次出来的时候,刚好赶上了大华更换了第二个两年居留,想着“从此后两夫妻好好过日子”的大华也只得帮小晴换了居留,因为他也希望妻子小晴能和自己同心协力一起创一番事业。此时的小晴则一副乖巧听话的样子,也没有像先前一样花钱不眨眼,看到妻子有所改变,大华也喜出望外,小晴甚至还主动要求去学西语,说等到居留换出来后,找一份工作,和大华脚踏实地地过日子。
看到妻子如此“懂事”,大华又于心不忍,也常常给小晴一些零用钱,买一些衣服什么的,两个人的话也越来越少。每天晚上,大华回家的时候,小晴早已睡着了,而到了第二天,还没等大华睡醒,小晴又去学校上课了,基本一天到晚两夫妻说不到几句话。半年不见,妻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让大华也觉得非常地惊讶,还以为妻子“既来之,则安之”想通了,以后不会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什么的。
小晴的异样,偶尔也会让大华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但大华总是安慰自己:小晴一天到晚不苟言笑,让大华也觉得小晴外面也没有什么情人什么的,也常常说服自己不要往坏的地方想……
这样的日子大概坚持了五月多月,小晴终于拿到了第二个家庭居留。
拿到新更换出来的居留后不久,小晴留了一封信就失踪了。在信里,小晴告诉大华,自己在国内一直“雪藏”着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情人,希望拿到居留后再把情人带出来达到“有情人”长厢厮守的目的。她自己辜负了大华,希望大华以后再找一个,这些年来她根本没有爱过大华,更不会和大华生孩子。她说自己利用了大华,但做了他这么久的妻子,也当是一种补偿。将来的不久,她会单方面地诉讼离婚,希望大华原谅……
看到这封信,大华差点崩溃了,原来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替别人做嫁衣裳,他做梦都想不到,美貌的妻子怀揣着这样“不安份”的心利用自己做出国的“跳板”。等到目的达到后,再来一招过河拆桥,让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妻子“跑路”后,大华几乎成了别人的笑料。这一年来,在家庭团聚上弄得一地鸡毛的大华在妻子“人间蒸发”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心理压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于妻子的仇恨也惭惭淡到了无痕,但是,当年那种仓促回国择偶的决定却成了他一辈子的隐痛。(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记者/聂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