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今天已没有多少人知道新加坡莲山双林寺曾经出了一位爱国抗日僧人,他在战前大力支持星华筹振会和南侨机工的活动,后来和两名徒弟在樟宜海边不幸遭日军杀害。
新加坡一名人类学研究者曾鉊华花四年时间奔走于中国厦门、海南、昆明,以及英国和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及槟城,把70年前的这一段抗战悲壮史,清晰的重现。
这段围绕着莲山双林寺第十任住持普亮法师的历史,收录在曾鉊华以英文编写的新书《莲山之光——双林寺和滇缅公路》内。
今天住在莲山双林寺周围的组屋居民,大概想不到70年前,他们所生活的组屋区,是训练南洋华侨机工的所在地。
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军还未攻占新加坡,但中日战争已爆发,南洋一带的热血青年为了帮助中国对抗日本,特地到滇缅公路当机工,开大卡车从缅甸输送物资到中国云南。
“南侨机工”指的是在1939年期间,从南洋回返中国,负责在滇缅公路上驾驶和修理大卡车的义务工作者。位于大巴窑的双林寺,曾经是招募和训练机工的大本营。
当时的双林寺住持普亮法师,很支持以陈嘉庚为首的星华筹赈会。他曾在1939年5月28日的卫塞节,在双林寺设斋筵为星华筹振会募款,一天内便筹得一万元。
滇缅公路在1939年1月10日通车后,成为抗战期间运输补给物质到中国的重要通道。当宋子良(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之弟)要求星华筹赈会提供机工时,陈嘉庚开始在怡和轩招募第一批机工。
陈嘉庚发现很多人想当机工,却没有驾驶或维修技术,于是决定在双林寺后面设立一个机工训练中心,并让受训机工入住寺内。
普亮法师因这件事成为日军追杀对象。1942年2月,日军攻占新加坡后,展开肃清行动,普亮法师和两名出家弟子很快便被日军带走,从此下落不明。
到海南岛听老机工忆述受训
曾鉊华着手追查这段历史,始于该报1999年8月22日一篇题为《南洋壮士悲欢岁月,南侨机工纪念参加抗战60周年》的报道。作者区如柏在文中引述一位老机工吴惠民的话说,他们当年是在双林寺报名当机工的。
这篇报道引起观慈精舍文静法师的注意,把报道收了起来,他后来认识了喜欢研究历史的曾鉊华,便把这一命题交给他,希望他能找到吴惠民揭开这段已模糊的历史。
曾鉊华先联络上厦门华侨博物馆,对方介绍他去找昆明机工联谊会,他在2005年7月13日在电话里联络到吴惠民,两天后飞到海南岛和对方见面。
吴惠民带了另一名老机工谢章农来见他。曾鉊华通过两名老机工的回忆,终于确定双林寺机工训练中心的存在,并进一步了解当时受训的情况,例如:训练课程为期三星期,受训期间住在寺内;一毕业便入住南天大酒店,出发到滇缅公路前,先在同济医院集合,再到丹戎巴葛码头下船。
根据史料,南侨机工总共15批,总数约3200人,当中九批是从新加坡出发。被称为“八十先锋”的第一批机工,是由大华食品创办人白清泉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