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二三十年,留学美国的热潮在国内经久不衰的同时,一个留学中国和学习中文的热潮正在美国大学和中小学逐渐兴起。如何看待中美两国留学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和特点?如何从中美留学教育交流30年来取得成就的角度观察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在华盛顿专访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尤少忠。
留学人员做出独特重要贡献
引进国际智力条件日益成熟
记者:从1978年我国向美国派遣第一批50名公费留学生以来,目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有多少?
尤少忠:目前在美国各高等院校学习和研修的中国学生、学者人数有9万多名,包括来自港澳的学生学者。从1978年到现在,我国在美国留学的学生人数累计已超过40万。
记者: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目前有哪些主要特点?
尤少忠:中国学生留学美国呈现四个特点:1.过去以公费派遣为主,现在以公费为主导,自费留学为主体。2.过去留学美国以研究生为主,目前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和高中生并存。3.专业上过去以自然科学和工商管理为主,目前朝多样化方向发展,其中人文艺术学科逐渐增多。4.过去是单向交流,绝大多数情况是中国学生、学者到美国留学和研修,美国学生很少到中国,现在是双向流动,近年来到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记者:美国目前在中国有多少留学生?
尤少忠:2008年,有19914名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增长幅度很快。两年以前,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最多的是韩国,其次是日本。现在美国超过日本。中国成为美国学生留学的主要候选国之一。这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情况。
记者:有这么多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相当一部分现在回国发展,还有一部分留在美国工作。留学美国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尤少忠:积极意义很多。出国留学(包括公费和自费)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过去30年来,我国先后有大批公费和自费人员留学美国。这些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无论是回国工作还是以其他方式为国家服务,都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做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
他们不仅在专业领域做出贡献,而且在中美两国各个领域发挥着民间大使的作用,为各类经贸科研合作项目牵线搭桥,介绍中国文化,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有力发挥了民间公共外交功能。尤其是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中美两国的世代友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育交流合作是做培养人的事业,其功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导向性。
记者:我们过去担心智力外流现象,有些名牌大学个别专业的学生到毕业前差不多都选择留学。现在当我们心态趋向平和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评说“智力外流”现象?
尤少忠:近几年来,留美回国人员逐年增加。我个人认为,智力外流是相对智力回流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当初的智力外流,就没有今天的智力回流。无论是智力外流,还是智力回流,其实都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也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点之一。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国际上享有声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就是最好的证明。事实说明,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不仅为减少智力外流,而且为引进国际智力提供了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