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人的“触角”又一次震动了全国。
7月13日,正在葡萄牙参加经贸洽谈会的温州人叶茂西通过助手向记者证实,英国本土一家卫星电视台——PROPELLER(译为螺旋桨)电视台已被他旗下的西京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位于英国约克郡的这家电视台,不仅是欧洲第一个100%放映全新原创节目的数字卫星电视频道,落地于欧洲数十个国家,更曾荣获去年“全欧洲最佳卫视电影频道”奖项。
这么一块“香饽饽”是怎么被中国人收购的,是否媒体开始成为“眼中遍是商机”的温州商人们眼中新的投资领域?13日,记者电话联络包括叶茂西本人在内的多方人士,证实此事并追索内幕,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政治处刘劲松也在向记者证实:收购一事,属实。
“我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是一次机会,如果不是金融危机,平时想要收购一家国外的电视台几乎不可能。现在机会来了,叶总于是抓住了。”昨天,在记者反复向此次收购的主角———西京集团董事长叶茂西提问后,正在葡萄牙参加经贸洽谈会的他客气有加地回复表示,详细情况专门委托助手马总介绍此次收购的来龙去脉。
马总告诉记者,如今,西京集团收购PROPELLER电视台的项目已经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所谓实质性,就是说双方律师已经开始就合并进入到尽职调查阶段,为并购的顺利实施打好扎实的法律基础。”
对于外界针对西京集团毫无媒体背景与媒体运营经验而提出的质疑,马总表示:“这次收购,我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今年初,在温家宝总理访英期间,叶茂西随中国经贸代表团出访英国。访问其间,叶茂西了解到,金融危机使英国当地的这家电视台不能再获得资助,急需引进战略投资人,叶茂西旋即以西京集团的名义与该电视台达成初步收购意向。随后几个月间,叶茂西数次赴英国当地考察,并组织了多次专家论证会和调研,分析了收购风险与日后运营模式等多项问题,才最终下收购的决心。
对于收购的金额,西京集团表示目前仍不便透露,“但是,风险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集团也进行过多次讨论,毕竟一家电视台的正常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否则很难有好的节目。而且我们看到了这家电视台具有的当地政府背景,电视台自成立之初一直由当地政府资助,只是这次金融危机,让当地政府暂停了支持,我们才有了机会。”
也正是这个原因,西京集团的此次收购,是在击败了加拿大、印度等十多家企业的竞争后完成的,其中,还有另一家中国企业的身影,“可以这么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决策机制比较灵活,看准了机会,就能迅速做出决定。”
还想知道更多有关此次并购的信息?远在葡萄牙的叶茂西相当谨慎低调地发来消息——“等我回国,我们再讨论,好吗?”
肯定会有中文节目
其实,这样的收购并不罕见,尤其是对于一向善于投资的温州商人来说。
早在2006年,另一位温州商人王伟胜便已成功买下阿联酋一家国有电视台,将其改名为亚洲商务卫视后,于2006年8月1日通过尼罗河卫星向中东、北非和南欧地区播出。另外,由一批旅法温州籍华侨华人和一位柬埔寨籍侨领共同筹办的欧洲华语广播电台,也计划于明年春节前正式开播。一时间,媒体似乎成为了海外投资的新热点。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趋势:“以前,温州商人投资海外,以‘小打小闹’的小商品贸易居多。与社会文化接触较少,也谈不上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这几年,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国外的文化事业。这些举动不仅使温州商人在当地人印象中‘得分’,同时也能够间接帮助温州产品进入海外市场,是海外拓展的难得机会。”
西京集团的设想与周德文不谋而合。“现在中国企业、中国产品进入欧洲的很多,但一直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而像BBC之类,要价太高,一般产品和企业不容易承受,所以我们收购电视台后,肯定会有中文节目,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叶茂西的助手马总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