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就发现这一问题的还有伦敦佛光会的倪世健女士,由于定期去哈默兹沃斯为华人做精神开导,她比较了解这里的情况。倪女士说,她曾经向哈默兹沃斯管理方建议加设华人管理员或翻译,但是对方最终以预算不足为由,将这件事一再搁置下来。
其次,哈默兹沃斯华人还希望能在遣返中心内设置常驻的心理辅导人员,由于被关押的人往往神经紧张,情绪低落,在加上被关押在一起的几百人都是同性,精神压力较大。小陈说:“哪怕是英国的监狱里,都必须设置心理诊所,遣返中心为什么却没有这样的安排呢?”
另外,被关押华人对于移民法的陌生和对遣返程序的不了解,也是很多矛盾产生的诱因。哪些人有资格申请自愿回国,哪些人必须被强制遣返,申请难民或自愿回国需要等待多长时间等等,这些关及每个人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得不到解答,华人一旦进了遣返中心,就像掉进了漆黑的深井,看不到未来。提供移民法政策普及和指导,将很大程度解除被关押者对未来的恐慌。华人林先生表示,自己愿意遵守英国移民法的规定,但是希望政策的执行能够增强透明度,让被遣返者心服口服。
高墙外的支援行动
国际移民组织(IOM)官员杨帆针对华人申请自愿回国的政策和程序,进行了解释。她说,华人林先生碰到的先被允许申请自愿回国,再被通知强制遣返的情况,在政策允许下是有可能发生的。进入遣返中心后,移民局将对被关押者的身份进行核实,一旦确认身份,这些人就被列入“待遣返名单”。遣返中心每天将从“待遣返名单”中随机抽取若乾人,执行强制遣返措施。“林先生被批准申请我们的自愿回国项目时,应该还没有被随机抽取到;在他递交申请表格后的等待过程中,才被抽中列入强制遣返名单。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他准备的自愿回国程序也就自动终止了。”杨帆解释说。
杨帆确认,对于那些最终获准通过国际移民组织(IOM)自愿回国的人,不仅可以得到免费机票、500镑现金,而且有机会得到由该组织提供的1500镑创业资金。“只要是曾经进入过难民申请程序的人,都有资格申请创业资金。他们需要提交一份可行的创业计划书,写明他们打算如何支配这笔钱。只要计划书通过我们的审核,我们就会把这1500镑直接打入他指定的帐户。”杨帆说,“而且,如果六个月后,他的生意仍继续运作的话,我们还可以追加资助他500英镑。”
宗教界华人也是率先向哈默兹沃斯华人伸出援手的群体。上文提到的伦敦佛光会的倪世健女士经过哈默兹沃斯遣返中心批准,每个月都前往中心为那里的华人讲佛和提供精神辅导,只要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倪女士也热心为这些华人提供帮助:“只要他们有困难都可以说出来。”
华人基督教牧师陈先生也是获准进入哈默兹沃斯的慈善人士之一,他为那里的华人提供精神辅导已有近一年时间,几乎每周都会前往探望。陈先生说:“我们的公益行为是出于教会的责任感,我们的角色更多的是聆听者,同时也愿意给他们提供生活上、心灵上各方面的实际帮助。”
伦敦公民组织(London Citizens)、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CIAC)等公益组织在初步了解情况后也表示,会关注事态的发展,在必要的时候为哈默兹沃斯华人提供帮助。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负责领事保护官员马文军表示,在阅读相关材料后,如果有需要,使馆将与英方有关机构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为华人提供帮助。(员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