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议论 永久居民与国民服役
有读者曾在早报撰文说:有些新移民,妈妈和女儿拿了公民权,父亲和儿子却保留PR,这样好享受新加坡的福利,读完中学在服兵役前让儿子放弃PR,自费或到海外读大学,以后再回新加坡工作。他认为这是法律上的漏洞,政府应杜绝这种情况或予以处罚。
这名读者的观点在本地网络论坛上引起关于新移民与国民服役的讨论,参与者包括本土新加坡人和新移民,他们的一些看法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话题。
是漏洞,还是选择权?
有新移民网友指出,这种情况不能算是漏洞,而是法律给予新移民一项选择权,是为了避免强制性兵役对吸引外来人才构成障碍。通常经过一段时间后,新移民慢慢融入本地社会,他们多数都能接受新加坡的国民服役制度。为了让孩子免服兵役而放弃PR的情况并不多见。
有人则认为,类似例子还是有的。就算是法律赋予的权利,第一代移民已不被要求当兵,第二代仍利用法律来逃避兵役,在感情上新加坡人不能接受。我们会问,这些家长是怎么回事?真想离开就罢,明明是要长久居留,为什么要让孩子逃兵役?也有本地网友指出,新加坡男孩也有逃兵役的——从小放弃新加坡公民权,去当小留学生。
一些观点:
“我自己是PR。我认为‘拿尽好处后便走人’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年轻人服兵役,不只承担公民义务,对自己的成长也很有好处。逃避服兵役是不对的。永久居民第二代应该服役。”
“考虑如何让孩子避免服役,通常是刚拿到PR时的一些设想。在本地住久了,想法是会改变的。”
“当兵是一项义务,也是一种荣耀。或许是这里的男孩都必须当兵,大家已感受不到它的光荣了。”
“移民往往有更重要的因素要考虑,服不服兵役只是一个轻量级的问题。质疑新移民钻‘法律空子’逃兵役,是心胸狭窄的人在疑神疑鬼。”
让PR保卫国家说不过去?
有新加坡网友认为,让永久居民服强制性兵役,等于让非公民为国家去战斗,这有点说不过去。他认为,应该让第二代移民到一定年龄后做出选择:如果要继续留下就入籍、服役,如果不入籍就取消永久居留权。
一些观点:
“服兵役一定要成为公民?我觉得不重要。永久居民也应该保家卫国,这没有什么不对。”
“支持让PR第二代服兵役。如果他们在新加坡长大并且想留下,就应该和其他男孩一样服兵役,至于入不入籍并不重要。”
“让外国人服役不合理,对国家安全不利。除非让这些人从事不重要或不含机密的工作,但这会让他们有不被重用的印象,使忠诚度打折扣。”
“政府可以规定不服兵役就不能加入新加坡国籍,而不是强迫其放弃PR。”
如何解除新移民的顾虑?
有网友认为,想让永久居民心甘情愿服兵役,并不是难事。从政策上善待永久居民,他们自然会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国家。可如果在本地长大的永久居民,从读幼稚园开始就要每月多付学费,到服兵役时,家长会不会有别的想法?有人就认为,制定强迫性的政策容易,难的是得到人心。
一些观点:
“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收紧条例或进行处罚,而是应该多培养认同感,消除他们对服兵役的顾虑。”
“服兵役需要的不是在兵营里生活两年,而是一旦发生战争,那些孩子愿意为新加坡流血牺牲。怎样让他们热爱这个国家,而不是感觉受歧视呢?
“从小在新加坡读书的孩子,长大后多数会认同这个国家。但认为所有在这里长大的孩子都应该这样,就未免太霸道了。”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除投资移民外,大多数移民都承受更大的家庭、事业和经济上的压力。政府应该深入研讨,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