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宪简历

  王清宪,1963年出生,河北邯郸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国信息报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撰写新闻作品约60万字,得全国性及其他各种获奖证书30多个。并著有专著两部:《中国房改忧思录》(江苏文艺出版社)、《资本运营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分配到黑龙江日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先后在副刊部、理论部、记者部工作,1985年至1987年,驻伊春记者站。

 

  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分配到人民日报经济部,从事经济新闻的编采工作。1995年底,任经济部工交组组长。

  1996年7月,调任国家体改委中国改革报常务副总编,主持编采工作,后代理总编辑。

  1998年,荣获中国中青年记者最高成就奖: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

  2000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系,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0年1月,调任中国信息报总编辑。



王清宪的新闻观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成功的关键、第一位的是他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才是他的才华。这是我的导师艾丰先生送给我的话。我用我的新闻实践验证了他的话。

  采访对于一个新闻从业者来说有三重目标,一是完成写作任务;二是认识社会;三是感悟人生。很多人永远只带着第一个目标去采访,报道永远写不厚实、永远不可能有大气象。我们采访的大都是在某一方面有独到之处的人,无论其成功或失败,也不论其职业尊贵与卑微。他们的经历是我们直观地认识社会的最佳途径;他们对人生的思考是我们领悟人生的最有价值的参考。

  新闻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中必定包含着我们对社会、生命、正义、道德等等很多问题的价值判断。绝对客观的报道是没有的。正因为如此,新闻写作是严肃的,燃烧着我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鄙弃。这便是一篇好报道色彩的根本所在。

.........................................................................................................


  努力走向两性循环
  跨出最实质的一步
  邯钢经验有多少内涵
  现代企业制度的撞击
  股份制,我们要坚定地试下去